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4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神鬼不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1.出處2 2.語譯3 3.故事內容4 4.相似、相反詞4.1 相似詞4.2 相反詞5 5.例句 1.出處三國演義˙第二十回:「陛下可製衣一領,取玉帶一條,密賜董承;卻於帶襯內縫一密詔以賜之,令到家見詔,可以晝夜畫策;神鬼不覺矣。」 2.語譯形容極祕密,連鬼神都無法察覺。亦作「神鬼不知」。 3.故事內容 <<無>> 4.相似、相反詞 相似詞 神鬼不知、 神鬼不測、 神鬼難測、 神鬼莫測。 相反詞 蛛絲馬跡。 5.例句 該名嫌疑犯犯案時,自以為神鬼不覺,殊知早遭警方掌被一網打盡。
手無尺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手無寸鐵」之典源,提供參考。 南朝宋.劉敬叔《異苑.卷一○.楊香搤虎》順陽南鄉楊豐與息1>名香於田穫粟2>,因為虎所噬3>,香年十四,手無寸刃,直搤4>虎頸,豐遂得免。 〔注解〕 (1) 息:兒子。 (2) 穫粟:收割榖物。 (3) 噬:音ㄕˋ,咬。 (4) 搤:音ㄜˋ,同「扼」,捉持、住。
全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大局,整個局勢。[例]他上任前已詳閱各相關部門資料,以求快速掌全局。
軍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統御軍隊的權力。《三國演義》第二回:「娘娘可臨朝,垂簾聽政、封皇子協為王、加國舅董卓大官,掌軍權、重用臣等,大事可圖矣。」
提心在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心理上、精神上擔憂恐懼,無法平靜下來。元.王實甫《西廂記.第四本.第二折》:「只著你夜去明來,倒有個天長地久,不爭你雨攜雲,常使我提心在口。」元.無名氏《硃砂擔》第二折:「則聽的聲粗氣喘如雷吼,諕的我戰戰兢兢提心在口。」也作「提心弔膽」。
決定法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決定法則目錄1 理論原則2 決定法則2.1 認知的決定法則2.2 代表性的決定法則3 結論4 關鍵字5 參考書目 理論原則作決定者在找尋最多滿意的備案時,會用一種稱之為決定法則的作決定簡化規則,以掌作決定的活動。這「決定法則」是一種簡單的經驗法則,可用來引導作決定的歷程對使我們能快速作出決定。例如下棋時要下那一步棋(掌控棋盤中心),這些都是依照上述的決定法則作出的決定。有些決定法則很有效用,有些卻會誤導決定。 決定法則 認知的決定法則是指把熟悉的事物推論成具有較高價值的傾向,根據認知決定法則而言,當我們遇到兩件不同的事...
生死與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生殺賞罰的大權。《晉書.卷一○二.劉聰載記》:「今王沈等乃處常伯之位,生死與奪於中,勢傾海內。」也作「殺生與奪」、「生殺與奪」。
無計所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軻欲替太子丹殺秦王,希望得其首級以入秦,遂自刎而死。 (3) 偏袒扼腕:偏袒,袒露一臂。扼腕,用手腕。形容憤慨已極。 (4) 切齒拊心:怨恨至牙齒切磨,拍擊胸膛。形容痛恨到了極點。拊,音ㄈㄨˇ,拍打、輕擊。見「切齒腐心」。 (5) 自刎:自殺,割喉嚨結束自己的生命。 (6) 太子:戰國時燕王喜的太子,名丹。丹患秦之強大,使荊軻入秦刺始皇,事不成,秦急攻燕,喜斬丹欲獻秦,秦復進兵,卒滅燕。亦稱為「燕太子丹」。〔參考資料〕 ■《史記.卷八四.屈原賈生列傳.屈原》屈平既嫉之,雖放流,睠顧楚國,繫心懷王,不忘欲反,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其存君興國而欲反覆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然終無可奈何...
把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掌、把。《朱子語類.卷九六.程子之書二》:「今此但曰:『皆是不仁』,乃是言惟其不仁,所以致把捉不定也。」宋.吳潛〈望江南.家山好一室〉詞:「欲把捉時無把捉,道虛空後不虛空。」
縮衣節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節衣縮食」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戰國時代的白圭是著名的商人和經濟專家,因為擅長經商而名滿天下。他最主要的致富理論是「人棄我取,人取我與」,強調經商必須掌行情和時機。當某種商品因生產過剩而導致低價拋售時,他便大量收購;等到市場缺貨,導致高價索求時,他再賣出。除了能看準時機,逢低買入,逢高賣出,很會經商之外,也是一個非常節儉的人。在《史記》中記載著,白圭對於飲食不講究奢華,十分克制自己的欲望,對於衣服也非常儉樸,總是和奴僕同甘共苦。白圭認為經商不只是追逐財利,還強調商人必須有豐富的知識學養,像伊尹、姜子牙一樣有謀略,像孫武、吳起用兵那樣果斷,像商鞅執法般嚴謹。如果不能具備智、勇、仁、...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