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4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白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力或驚懼時所流的汗。《戰國策.楚策四》:「蹄申膝折,尾湛胕潰,漉汁灑地,白汗交流,中阪遷延,負轅不能上。」《晉書.卷九四.隱逸列傳.夏統》:「聞君之談,不覺寒毛盡戴,白汗四匝,顏如丹,心熱如炭,舌縮口張,兩耳壁塞也。」
展開性目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英國學者斯勝豪斯則是從另一角度來看待問題的。他認為,學校教育是由四個不同的過程構成的:(1)技能的掌;(2)知識的獲得;(3)社會價值和規範的確立;(4)思想體系的形成。如果說在前兩項中還能用事先預訂的行為陳述目標的話,那麼對後兩項來說肯定行不通。所以,在他看來,課程必須建立在對課程教學研究的基礎上;教師應該是研究者,而不是順從者。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展開性目的英文關鍵字:Evolving purpose 參考資料施良方著。課程理論,1999年初版,頁108-109,麗文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姦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強姦並加殺害。如:「一般人總希望法律能夠嚴懲姦殺案的罪犯,以儆效尤。」
虎狼當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要整肅就得先從他辦起。後來「豺狼當道」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比喻壞人橫行作惡。後亦用以比喻奸人掌大權,專斷橫行。
悚然生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肅然起敬」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肅然起敬」典源作「肅然增敬」。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規箴》中有一則記事:淨土宗始祖慧遠大師,在廬山講學,當時他雖已老邁,依然講論不輟。他看到弟子中有人怠惰了,就說道:「桑榆之光,理無遠照;但願朝陽之暉,與時並明耳。」說自己像桑榆上的落日餘暉,已經不久人世,但弟子們就像初昇的朝陽,光熱與時俱增,希望弟子們能夠把青春年少,及時努力。慧遠說完後,就拿起佛經,繼續登座說法。那些高材生看慧遠雖老,卻仍賣力講論,就非常莊嚴地增加了恭敬之心,因此更加努力。後來「肅然起敬」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指因受感動而莊嚴地興起欽佩恭敬之心。
帕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舊時裹在額前用以束髮的頭巾。唐.韓愈〈送鄭尚書序〉:「左刀,右屬弓矢,帕首褲靴,迎郊。」宋.劉克莊〈賀制置李尚書啟〉:「帕首腰刀,庭列諸屯之大將。」也作「帕頭」。
圖表教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圖表教材是平面的教材,用來將訊息傳遞給觀看者,包含文字與視覺符號。使用圖表教材時需特別小心,因為它用視覺符號呈現事物,觀看者有可能會誤解其意義。越年輕或視覺素養較差的學習者,更需要教師加以引導,使其能掌正確的訊息。 種類1. 圖畫:以線條呈現人、事、地和概念。一般而言,圖畫比素描更加完整、更具像,素描較缺乏細節。人物像多是一種素描,圖解通常用來呈現關係或解釋過程。圖畫 在教科書和其他資料中也很容易找到,可用在教學的各階段。和圖片相比,由於內容更簡化,對任何年齡層的學習者來說都容易了解。教師自製的圖畫是有效的教 材,可配...
妄稱尊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妄自尊大」。見「妄自尊大」條。01.元.王子一《誤入桃源》第一折:「他都是井中蛙妄稱尊大,比周公不髮,比陳蕃不下榻。」  
迴山倒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排山倒海」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排山倒海」原作「迴山倒海」。袁山松,東晉陳郡陽夏人。少有才名,博學能文,在他寫的《後漢書》中,有一段記載東漢最後一位皇帝獻帝的事蹟。獻帝在位三十一年,起初受制於董卓,後曹操以援救漢室之名討伐董卓。接著曹操迎接獻帝至許昌,從此曹操便開始挾天子以令諸侯。曹操得勢後,漸次削弱諸雄的權力,手國家大權,他架空獻帝,勢力日漸強大,以「迴山倒海」般的巨大力量,把政權移轉到自己手中。袁山松認為,曹操以仿效堯、舜禪讓的美名,逼獻帝授權,實為竊國,與盜賊無異,毫無仁義可言。後來「排山倒海」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力量巨大,氣勢壯闊。
頭蓬面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前22),字孝卿,漢東平陵人。孝元皇后兄長。成帝立,為大司馬大將軍領尚書事。王氏子弟分別位居要津,掌朝政,至王莽代漢,建立新朝。 (4) 莽:即王莽(西元前45∼西元23),字巨君,漢東平陵人。孝元皇后的姪兒。先為大司馬,以恭儉收人望,平帝立,元后臨朝稱制,委政於莽,號安漢公。後假禪讓之名,篡漢自立,國號新,法令煩苛,光武起兵討之,王莽兵敗被殺,在位十五年。 (5) 嘗:同「嚐」,辨別滋味。 (6) 亂首:頭髮散亂。 (7) 垢面:汙穢不潔的面容。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