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4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流連荒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國君巡行天下時,多縱情沉溺於打獵、飲酒等遊樂。語出《孟子.梁惠王下》:「流連荒亡,為諸侯憂。從流下而忘反謂之流,從流上而忘反謂之連,從無厭謂之荒,樂酒無厭謂之亡。」後用以形容沉迷遊樂而忘歸,以致荒廢正事。
不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不安全。《文選.司馬相如.上書諫獵》:「卒然遇軼才之,駭不存之地。」
出類超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政事;聽聞先王所制定的禮樂,就可以知道他們所傳承的道德。有若認為孔子之於一般人類,就如麒麟對於一般走,鳳凰對於一般飛鳥,泰山對於低矮的小土堆,河海對於路上的流水,雖然都是同類,卻遠遠的超越他們而大有差別。換言之,孔子與一般的人民,雖也是同類,但在才學、德行各方面卻都遠遠的超出其同類,而特立挺拔於同群之中,自有人類以來,再也沒有比孔子更偉大的了。後來「出類拔萃」這句成語,就從《孟子.公孫丑上》中的「出於其類,拔乎其萃」演變而出,用來形容才能特出,超越眾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公牛。明.李時珍《本草綱目.卷五○.部.牛》:「《釋名》:牛之牡者曰牯、曰特、曰犅。」
毛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畜生。可借為謾罵之詞。《京本通俗小說.錯斬崔寧》:「你這翦徑的毛團!我須是認得你。做這老性命不著與你兌了罷!」元.馬致遠《漢宮秋》第四折:「則被那潑毛團叫的悽楚人也。」
魚沉鴈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仁義之端,是非之塗,樊然殽亂,吾惡能知其辯! 〔注解〕 (1) 猵狙:音ㄆ|ㄢˋ ㄐㄩ,傳說中的野,形似猿猴。 (2) 麋:動物名。與鹿同類而稍大,雄麋青黑色,頭生枝角,雌麋呈褐色,體略小。 (3) 鰌:音ㄑ|ㄡ,動物名。形似鰻,體圓尾扁,色青黑,無鱗。常居於泥中,亦稱為「泥鰍」。 (4) 毛嬙、麗姬:古代的美女。毛嬙,越王嬖妾,與西施並稱。嬙,音ㄑ|ㄤˊ。麗姬,即驪姬,晉國國君之寵嬪。 (5) 決驟:疾走。 (6) 正色:真正的美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所生的幼為貗。《爾雅.釋》:「貒子貗。」晉.郭璞.注:「貒,豚也。一名獾。」邢昺疏引《字林》云:「貒似豕而肥,其子名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整治角,使成為器物。《爾雅.釋器》:「象謂之鵠,角謂之觷。」晉.郭璞.注:「五者皆治樸之名,謂治其樸,俱未成器,有此五名也。」
箕裘之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智慧與理念,卻仍可作為後世的參考。在《禮記.學記》中提到,古時候好的鐵匠的兒子,必須先學習縫合袍裘、皮,做為日後學習鑄冶鐵器的基礎;而一個製造弓箭的能手,他的兒子要先學習用竹子、柳條來編製畚箕,為學習造弓奠下根基。如此循序漸進、由淺入深的學習,後代子孫自然能夠學會前人的技術,並發揚光大。後來「克紹箕裘」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比喻能夠繼承父業,亦用於比喻能繼承師業。
革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改變心意,向上向善。《魏書.卷三八.刁雍傳》:「令木石革心,鳥率舞。包天地之情,達神明之德。」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