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4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捕鳥的網。《詩經.王風.兔爰》:「有兔爰爰,雉離于罦。」《後漢書.卷六○上.馬融傳》:「罦罝羅羉,彌綸阬澤。」
拔群出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政事;聽聞先王所制定的禮樂,就可以知道他們所傳承的道德。有若認為孔子之於一般人類,就如麒麟對於一般走,鳳凰對於一般飛鳥,泰山對於低矮的小土堆,河海對於路上的流水,雖然都是同類,卻遠遠的超越他們而大有差別。換言之,孔子與一般的人民,雖也是同類,但在才學、德行各方面卻都遠遠的超出其同類,而特立挺拔於同群之中,自有人類以來,再也沒有比孔子更偉大的了。後來「出類拔萃」這句成語,就從《孟子.公孫丑上》中的「出於其類,拔乎其萃」演變而出,用來形容才能特出,超越眾人。
殄天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武王在征討商紂前,祭告天地的一段話,他說:「我周王姬發將征伐商,因為今日的商君紂暴虐無道,任意蹧蹋鳥草木等自然界生物,又殘害苛虐百姓。不但使自己成為逃亡罪犯的頭領,更使商朝城邑成了罪犯集中躲藏的巢窟。我獲得了志士仁人的協助,所以敢敬奉天意,前去遏制禍亂。」最後商周決戰於牧野,紂王慘敗,自焚而死,商朝滅亡。《書經》原文中的「暴殄天物」,原指紂王任意糟蹋自然界的生物,後來演變為成語,用來比喻糟蹋物力,不知珍惜。
如虎負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好像老虎倚傍山勢。比喻惡勢力的擴張。《幼學瓊林.卷四.鳥類》:「惡人藉勢曰:『如虎負嵎。』」
惡聲狼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史記.卷一二六.滑稽列傳.淳于髡》:「日暮酒闌,合尊促坐,男女同席,履舄交錯,杯盤狼藉。」《通俗編.畜》引唐.蘇鶚《蘇氏演義》:「狼藉草而臥,去則滅亂;故凡物之縱橫散亂者,謂之『狼藉』。」
列鼎鳴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又有:「馬醫,淺方,張里擊鍾。」意思是:郅氏不過擁有磨刀劍這樣的粗淺技藝,張里也只是個能夠簡單醫術的醫,但後來卻都得以成為「鼎食」和「擊鍾(「鍾」通「鐘」)」的富戶。後來「鐘鳴鼎食」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富貴之家的奢侈豪華,如清代小說《紅樓夢》第二回中,冷子興談及寧、榮兩府的衰敗時,便感嘆道:「誰知這鐘鳴鼎食之家,翰墨詩書之族,如今的兒孫竟一代不如一代了。」
螟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兩種吃稻苗的害蟲。《詩經.小雅.大田》:「去其螟螣,及其蟊賊,無害我田稺。」唐.孔穎達.正義:「食心曰螟,食葉曰螣。」《幼學瓊林.卷四.鳥類》:「麒麟騶虞,皆好仁之。螟螣蟊賊,皆害苗之蟲。」
探湯蹈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赴湯蹈火」之典源,提供參考。 ※#《漢書.卷四九.爰盎鼂錯傳.鼂錯》1>且夫起兵而不知其勢,戰則為人禽,屯則卒積死。夫胡貉之地,積陰之處也,木皮三寸,冰厚六尺,食肉而飲酪,其人密理,鳥毳毛,其性能寒。楊粵之地少陰多陽,其人疏理,鳥希毛,其性能暑。秦之戍卒不能其水土,戍者死於邊,輸者僨於道。秦民見行,如往棄市,因以謫發之,名曰「謫戍」。先發吏有謫及贅婿、賈人,後以嘗有市籍者,又後以大父母、父母嘗有市籍者,後入閭,取其左。發之不順,行者深怨,有背畔之心。凡民守戰至死而不降北者,以計為之也。故戰勝守固則有拜爵之賞2>,攻城屠邑則得其財鹵3>以富家室,故能使其眾蒙矢石4>,赴湯5>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骨製的箭頭。《廣韻.上聲.巧韻》:「骲,骨鏃。」也稱為「骲頭」。
射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一種軍中遊戲。折柳枝環插在圓形的場地上,用闊鏃的箭來射,以射斷為勝。《董西廂》卷八:「也不愛耽花戀酒,也不愛打桃射柳,也不愛放馬走狗,也不愛射生獵。」元.無名氏《射柳捶丸》第四折:「時遇五月蕤賓節令,都要打毬射柳,宴賞太平之世。」也作「乍柳」、「詐柳」。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