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6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86.01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坐薪懸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臥薪嘗膽」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據《史記.卷四一.越王句踐世家》載,春秋末年,吳、越兩國經常打仗,在一次戰役中,越王句踐被吳王夫差打敗,困於會稽。後來經過一番努力,獲得夫差的赦免,回到越國。句踐回國後,刻苦自勵,夜晚就睡在柴薪上,並且在席位的上方懸掛一顆苦膽,不論是坐著或是睡前都會仰首看膽,就連吃飯的時候也會舔嚐苦膽,用來自我惕勵,不可忘掉會稽之恥。他最後終於滅掉吳國,雪恥復仇。後來這個故事被濃縮成「臥薪嘗膽」,用來比喻刻苦自勵,發奮圖強。
計過自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本《論語.公冶長》:「吾未見能見其過,而內自訟者也。」指檢討過失而自我責備。《明史.卷一七九.舒芬傳》:「芬丰神玉立,負氣峻厲,端居竟日無倦容,夜則計過自訟。」
究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憎惡而不相親近的樣子。《詩經.唐風.羔裘》:「羔裘豹褎,自我人究究。」
末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自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自我推薦。《列子.周穆王》:「魯有儒生,自媒能治之。」唐.元稹〈酬盧祕書〉詩:「劇敵徒相軋,羸師亦自媒。」
斂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收斂約束。《明史.卷三二九.西域列傳一.哈密衞》:「否則羈其使臣,發兵往討,庶威信並行,賊知斂戢。」《三國演義》第六五回:「法正聞之,亦自斂戢。」
情不自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情不自禁」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禁」念作ㄐㄧㄣ時,有承擔、承受的意思,「不自禁」則是承受不住、不由自主的意思,如「喜不自禁」就是高興得無法控制,而「情不自禁」就是感情激動得無法自我控制的意思。在所引典源南朝梁.劉遵〈七夕穿針〉詩中,敘述了婦女於七夕在月下乞巧,思念情人的情景。相傳陰曆七月七日為牽牛、織女二星相會之期,稱為「七夕」。舊俗婦女此夕必備陳瓜果、鮮花、胭脂於庭中向天祭拜,以期擁有姣美的面貌;並對月引線穿針,以期雙手靈巧,長於刺繡織布,稱為「乞巧」。詩中描述的女性看到七夕如影隨形的月亮時,想起乞巧的傳說,因此「情來不自禁」,一時感情激動,便也學著傳說在月下引線穿針,希望自己...
落鴈沉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游。毛嬙、麗姬4>,人之所美也;魚見之深入,鳥見之高飛,麋鹿見之決驟5>。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6>哉?自我觀之,仁義之端,是非之塗,樊然殽亂,吾惡能知其辯! 〔注解〕 (1) 猵狙:音ㄆ|ㄢˋ ㄐㄩ,傳說中的野獸,形似猿猴。 (2) 麋:動物名。與鹿同類而稍大,雄麋青黑色,頭生枝角,雌麋呈褐色,體略小。 (3) 鰌:音ㄑ|ㄡ,動物名。形似鰻,體圓尾扁,色青黑,無鱗。常居於泥中,亦稱為「泥鰍」。 (4) 毛嬙、麗姬:古代的美女。毛嬙,越王嬖妾,與西施並稱。嬙,音ㄑ|ㄤˊ。麗姬,即驪姬,晉國國君之寵嬪。 (5) 決驟:疾走。 (6) 正色:真正的美色。
多重人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解離性的精神官能症。在壓力下,一個人表現出兩種或兩種以上的人格系統,每個系統各具獨特的認知、思考、情緒與行為表現等模式,並且各有其相當穩定的特性。此病是因個體在自我精神痛苦無法適當排除時,以角色變換來應付情況的變態適應。[例]這齣戲的主角具有多重人格的特性,隨時在變換角色扮演,演來唯妙唯肖。
專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記者由外地專為其報社所拍回的新聞電報。[例]這則新聞消息來自我報華府特派記者的專電。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