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0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39.923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禁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守特定禁例而寫作的詩歌。宋代歐陽修在汝陰作太守時,曾會客賦雪,為突出主題,規定詩中不得出現玉、月、梨、梅、練、白、舞、鵝、鶴、銀等詞。典出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前集.卷二九.六一居士上》。後泛指詩家在作詩時,預定禁用某某等字,稱為「禁體」。
部派佛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釋迦牟尼佛涅槃百年後,佛教僧團明顯的出現分裂,直到大乘佛法流行前後為止,約五百年間,稱為「部派佛教」。這段時期,佛教僧團分化成十八部(或更多),各部派間所行的戒律不同,學說互異。但早期的佛經都在這時完成結集。有的學者比較謹慎的將釋尊以來,到部派時期佛教稱為「早期佛教」。
蕩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排遣心志。《楚辭.屈原.九章.思美人》:「開春發歲兮,白日出之悠悠,吾將蕩志而愉樂兮,江夏以娛憂。」
法利賽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統稱信奉猶太教法利賽派的教徒。法利賽派出現於西元前二世紀,主張守口傳律法,嚴格律己,篤信教義,鼓吹靈魂不死、肉體復活、犯罪要受懲罰等。西元七十年耶路撒冷被毀,其後法利賽人不見於史傳,但法利賽派的神學思想依舊流傳。
會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組織或團體成員共同守的規章。如:「會員應守會規。」
法律不溯既往原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指法律不應溯及適用於該法律變更或生效前業已終結之事實或法律關係;此係基於現代法治國之法律安定性及信賴保護原則之要求。
海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將靈柩或骨灰投入海中的葬禮。[例]他死後,家人其遺囑為他舉行海葬。
前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先人的遺志。《三國志.魏書.卷一一.管寧傳》:「非所以奉明訓,繼成前志也。」
敬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命,敬表同意。《戰國策.燕策三》:「太子曰:『願因太傅交于田先生,可乎?』鞠武曰:『敬諾。』」
闊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疏略。《漢書.卷九九.王莽傳上》:「願陛下愛精休神,闊略思慮,帝王之常服,復太官之法膳。」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