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203.1493 ms
共 189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民胞物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視人民如同胞,視動物如同類。語本宋.張載〈西銘〉:「民吾同胞,物吾與也。」比喻博愛。《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一五回:「大凡世上肯拿出錢來做善事的,那裡有一個是認真存了『仁人惻隱』之心,行他那『民胞物與』的志向?不過都是在那裡邀福。」
|
江郎才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yān mèng bǐ釋義︰猶「江郎才盡」。見「江郎才盡」條。
01.元.白樸〈小石調.又是紅輪西墜套.么篇〉:「宋玉悲秋愁悶,江淹夢筆寂寞。」 參考詞語︰才盡江淹注音︰ㄘㄞˊ ㄐ|ㄣˋ ㄐ|ㄤ |ㄢ漢語拼音︰cái jìn jiāng yān釋義︰猶「江郎才盡」。見「江郎才盡」條。
01.清.李漁〈次韻和顧赤方見贈〉詩三首之二:「負君白眼為予青,才盡江淹鬢已星。」 參考詞語︰江郎才掩注音︰ㄐ|ㄤ ㄌㄤˊ ㄘㄞˊ |ㄢˇ漢語拼音︰jiāng láng cái yǎn釋義︰猶「江郎才盡」。見「江郎才盡」條。
01.《隋唐演義.第三六回》:「煬帝好大喜功,每事自恃有才,及至征蠻草詔,便...
|
沐猴而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據《史記.卷七.項羽本紀》載,西楚霸王項羽率兵進入秦國首都咸陽後,屠殺城裡的百姓,殺害已經投降的秦王子嬰,並且放火燒掉宮殿,然後帶著到處搜括而來的財貨、珍寶和婦女要回故鄉去。這時有人跟項羽建議:「關中這個地方,山河四面圍繞,是天然屏障,土地肥沃豐饒,首都建在這裡可以稱霸中原。」項羽看到秦宮殿都已經燒毀,心裡又想念故鄉,就回答說:「人富貴了不回故鄉,就好像晚上穿著漂亮的衣服外出,誰看得到?」那個人就背地裡對人說:「聽說項羽這個人,就像個性急躁的獼猴學人穿戴冠帽,沒有遠見成不了大事,現在看來果然是真的。」結果話傳到項羽的耳裡,就把那個人捉來烹煮。後來「沐猴而冠」被用來指性情急躁的獼猴學人穿戴冠帽。...
|
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亡失的東西。如:「路不拾遺」。《韓非子.外儲說左上》:「子產退而為政。五年,國無盜賊,道不拾遺。」《文選.司馬遷.報任少卿書》:「次之又不能拾遺捕闕,招賢進能,顯巖穴之士。」
|
恍然大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世矯作也。」裴公1>恍然始悟,立命2>擊碎,然後舉爵3>盡歡而罷。 〔注解〕
(1) 裴公:裴休(西元791∼846),字公美,唐孟州濟源人。曾官宰相,善文章,工書,以歐、柳為宗。
(2) 立命:立刻下令。
(3) 爵:古代一種飲酒的器具。形狀略似雀,下有三隻腳。
|
顛沛流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挫折的環境中,都會守住仁德,不會做出違背仁德的事情。
「流離」則是出自《漢書.卷二四.食貨志上》。西漢末年,王莽篡位,建立新朝。先是貶低外族,開啟戰端;之後又一味仿古,更改既有的制度法令,末年又遇到乾旱穀物歉收,一時間天下動亂,百姓生活陷入困境。王莽認為田地會沒水灌溉,作物遇上霜害和蝗災,導致連年災荒,加上外族侵犯,盜賊群起,使得百姓流亡離散,都是因為他正遭到厄運。沒多久之後,新朝就滅亡了。
「流離」的典源又見《漢書.卷四五.蒯伍江息夫傳.蒯通》、《漢書.卷八三.薛宣朱博傳.薛宣》。〈蒯通傳〉內容則是表述謀士蒯(ㄎㄨㄞˇ)通為齊王韓信分析天下局勢,說到劉邦和項羽相爭多年,造成人民慘死,流亡...
|
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洗髮的米汁。《史記.卷四九.外戚世家》:「姊去我西時,與我決於傳舍中,丐沐沐我,請食飯我,乃去。」
|
邋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不整潔或做事不謹慎。如:「他真是生性邋遢,身上那套西裝居然已經連穿三個月沒洗了。」或讀為ㄌㄚ .ㄊㄚ lā ta。
2.拖著腳步走路。元.王子一《誤入桃源》第一折:「眼見得路迢遙、芒鞋邋遢,抵多少古道西風瘦馬。」或讀為ㄌㄚ .ㄊㄚ lā ta。
|
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把東西嵌入、配製在另一物體的中間或邊緣。如:「鑲邊」、「鑲牙齒」、「鑲寶石的戒指。」
|
退避三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將要如何報答我呢?」重耳說:「奴僕和玉帛,楚國本來就有;珍禽異獸的羽毛皮革,則是楚國的特產。這些東西您多得是,我實在是不知該怎麼回報您!」楚成王說:「雖然如此,還是說說可以報答我的方式吧!」重耳於是回答說:「假使托您的福,讓我得以回到晉國,萬一將來晉、楚之間發生戰爭,雙方軍隊相遇於中原,那我一定會要我的軍隊向後撤退九十里,來報答您的恩惠。如果這樣還不能得到您的諒解,楚軍仍然繼續進攻,那我也只好拿起弓箭,和您相對抗了。」後來從言裡的原文「辟君三舍」演變出「退避三舍」這句成語,用來比喻主動退讓,不與人相爭。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