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104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言淚俱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聲淚俱下」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王彬,是王廙的弟弟,他的生平事蹟附於《晉書.卷七六.王廙列傳》下。東晉時,大將軍王敦因恃功專橫,有意篡奪元帝司馬睿的政權,於是發兵反叛,打入石頭城(今南京市)。元帝為了使王敦能停止叛亂,就派王敦的堂弟王彬去勸說。當時正值王彬的好友周顗遇害被殺,因此王彬先到周顗的墳前弔祭,痛哭了一場,然後才去見王敦。王敦見他面容憂傷的樣子,就問了原因。王彬哭著說:「剛剛我在周顗的墳前痛哭,現在心裡還很難過。」王敦聽了,很生氣的說:「周顗會有今天的下場,是他自找的,有什麼好憐憫的。」王彬說:「周顗是我們的朋友,也是一個忠臣,今天卻遭到這樣的下場,很令人感傷惋惜。」接著突...
|
推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推擠爭奪。《大宋宣和遺事.亨集》:「撒金錢,亂拋墜,萬姓推搶沒理會。」元.李行道《灰闌記》第一折:「再不放賓朋出入,再不見鄰里推搶。」
|
刮眼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為「大皇」。世稱吳大帝。
(2) 蒙:呂蒙(西元178∼219),字子明,富陂人。三國吳名將,曾計奪荊州、擒關羽,授南郡太守,封孱陵侯。
(3) 蔣欽:?∼西元219,字公奕,三國吳淮南壽春人。
(4) 魯肅:西元173∼217,字子敬,東城人。三國吳名將,個性方正嚴謹,富而好施,長於文章,思慮深遠,有過人之明。在赤壁之役,建議結合劉備來抵禦曹操,並輔佐周瑜大敗曹軍,為孫權所器重,官拜奮武校尉,轉橫江將軍。
(5) 周瑜:西元175∼210,字公瑾,三國吳舒人。有文武才,輔佐孫策平定江東,為吳水軍都督,敗曹操於赤壁,拜前將軍,領南郡太守。亦稱為「周郎」、「周公瑾」。
(6) 拊:音ㄈ...
|
水漿不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汁液不入口。形容病情嚴重。北周.庾信〈周故大將軍趙公墓誌銘〉:「公頓伏苫寢,水漿不入,雖王人勸奪,瘡鉅愈增。」
|
巧逾造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
不動聲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人遇事不張揚的冷靜態度。如《水滸傳》第八六回:「宋江見這三路軍兵,盡皆退了。大驅宋軍人馬,逩來奪取幽州。不動聲色,一鼓而收。」
|
飛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迅速的跳身而起。《三國演義》第二回:「堅從城上飛身奪弘槊,刺弘下馬,卻騎弘馬,飛身往來殺賊。」
|
兵敗將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軍隊戰敗,將領戰死。形容戰爭失利、損失慘重。《三國演義》第三三回:「今袁熙、袁尚兵敗將亡,無處依棲,來此相投,是鳩奪鵲巢之意也。」
|
霸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爭奪個人利益的謀略與手段。如:「他只是一個善於運用霸術,以滿足政治慾望的政客罷了。」
|
打悶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趁人不備,用棒棍偷襲,將人擊倒,然後劫奪財物。《三俠五義》第七四回:「剛然背到夾溝,不想遇見個打悶棍的,只道他背著包袱行李,冷不防就是一棍。」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