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4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寶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舊時婦女頭上裝飾所戴的簪子。唐.李賀〈少年樂〉詩:「陸郎倚醉牽羅袂,得寶釵金翡翠。」《西遊記》第二三回:「滿頭珠翠,顫巍巍無數寶釵簪;遍體幽香,嬌滴滴有花金縷細。」
一矢雙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突厥王攝圖很欣賞他的技藝,常常和他一起出去打獵。在一次打獵中,看見空中有兩隻雕,一邊飛著,一邊互相爭著一塊肉,於是攝圖就拿了兩支箭給長孫晟,要他射下那兩隻雕。長孫晟縱馬向前,只用了一支箭就把兩隻雕給射下了。後來這個故事被濃縮成「一箭雙雕」,比喻一次舉動,可以同時達到兩個目標。在《新唐書.卷二二四.叛臣列傳下.高駢》中,也同樣有「一箭雙雕」的故事,但說的是唐代的高駢,因為一箭同時射殺了兩隻雕,眾人讚嘆他的技術,送給了他一個「落鵰侍御」的稱號。
價比連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恐,不敢不獻。趙王送璧時,齋戒五日,今大王亦宜齋戒五日,設九賓於廷,臣乃敢上璧。」秦王度之,終不可彊,遂許齋五日,舍相如廣成傳。相如度秦王雖齋,決負約不償城,乃使其從者衣褐,懷其璧,從徑道亡,歸璧于趙。……左右或欲引相如去,秦王因曰:「今殺相如,終不能得璧也,而絕秦趙之驩,不如因而厚遇之,使歸趙,趙王豈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卒廷見相如,畢禮而歸之。相如既歸,趙王以為賢大夫使不辱於諸侯,拜相如為上大夫。秦亦不以城予趙,趙亦終不予秦璧。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尹文子.大道上》。 (2) 趙惠文王:?∼西元前266,戰國時趙國君,名何。任用廉頗、趙奢為將,藺相如為上卿,均有功績國賴以安。...
急星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急如星火」之典源,提供參考。 #晉.李密〈陳情表〉(據《三國志.卷四五.蜀書.鄧張宗楊傳.楊戲》裴松之注引《華陽國志)引)臣以險釁,夙遭閔凶,生孩六月,慈父見背,行年四歲,舅母志。祖母劉,愍臣孤弱,躬見撫養。臣少多疾病,九歲不行,零丁孤苦,至於成立。既無伯叔,終鮮兄弟,門衰祚薄,晚有兒息。外無期功強近之親,內無應門五尺之童,煢煢孑立,形影相弔。而劉早嬰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湯藥,未曾廢離。逮奉聖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後刺史臣榮舉臣秀才,臣以供養無主,辭不赴命。詔書特下,拜臣郎中,尋蒙國恩,除臣洗馬。猥以微賤,當侍東宮,非臣隕首所能上報。臣具表聞1>,辭不就職。詔書切峻2...
跳牆驀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盜竊行為。元.無名氏《漁樵記》第二折:「由你寫,或是跳牆驀圈,翦柳搠包兒,做上馬強盜,白晝搶,或是認道士,認和尚,養漢子,你則管寫不妨事。」
某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戲曲中用來自稱的語詞。元.尚仲賢《單鞭槊.楔子》:「左右!城上看著!若有唐兵來打話呵,報復某家知道。」元.王實甫《麗春堂》第一折:「令人報復去,道某家來了也。」
不發聲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人遇事不張揚的冷靜態度。如《水滸傳》第八六回:「宋江見這三路軍兵,盡皆退了。大驅宋軍人馬,逩來取幽州。不動聲色,一鼓而收。」
扶同硬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夥同串通,聯合捏造證詞。元.李行道《灰闌記》第四折:「你把這因姦藥殺馬均卿,強孩兒,混賴家私,并買囑街坊老娘,扶同硬證,一樁樁與我從實招來。」
目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光。《文選.宋玉.高唐賦》:「玄木冬榮,煌煌熒熒,人目精。」晉.傅玄〈紫華賦〉:「渙渙昱昱,而人目精。」
百計千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切能想到的計謀。如:「他用盡百計千謀,終於獲得美人芳心。」元.尚仲賢《單鞭槊》第二折:「據著他全忠盡孝真良將,怎肯做背義忘恩那死囚,乾費了百計千謀。」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