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5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31.25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赴難如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視死如歸」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春秋時,周室衰微,齊桓公以管仲為相,對內提升國力,對外率諸侯尊周天子的地位,阻止蠻族入侵,成為春秋時期五位霸主實力最為強大的一位。管仲做齊國宰相三個月時,曾針對官員的才能優劣向桓公提出意見,他認為:隰朋善於言辭進退,可以立為大行;甯戚善於開墾種植,開發地利,可以立為大司田;王子城父善於領兵,能夠激勵士氣,讓士兵們不畏死亡,衝鋒陷陣,可以立為大司馬;賓胥無決斷獄訟十分公正,不會濫殺無辜,可以立為大司理;東郭牙能夠犯顏直諫,不怕得罪君王,可以立為大諫之官。論到管仲自己時,他認為上述五人,每個人個別的才能都比自己強,但若桓公想要稱霸諸侯,只有自己可以輔助...
一視之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一視同仁」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唐代文學家韓愈尚儒家「仁愛」學說,他在〈原人〉一文裡論述到世間分天、地、人三個部分,天在上、地在下、人在中。天上有日月星辰,地上有草木山川,人間有夷狄禽獸。天為日月星辰的主人,地為草木山川的主人,而人則為夷狄禽獸的主人。人既為夷狄禽獸之主,就必須廣施仁道,不分種類、不分遠近,才不失為夷狄禽獸之主。所以聖人看待夷狄禽獸都是同等的,一樣施與仁愛。「一視同仁」就是從文中「聖人一視而同仁」一句摘錄而成的成語,後用於指平等待人,不分親疏厚薄。
泙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水聲。元.薩都拉〈過嶺至安方命棹之建溪〉詩:「萬古搥地雷,三峽瀉泙湃。」
辨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辨別疑惑,使混淆迷惑的問題清楚地顯現出真面目。《論語.顏淵》:「子張問德辨惑。子曰:『主忠信,徙義德也,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明.宋廉〈筆記序〉:「其為來學寤疑辨惑之助,而功不既多矣乎!」
損軍折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作戰失敗,損失了兵將。《孤本元明雜劇.樂毅圖齊.第一折》:「不爭你和他相持,損軍折將,則不如緊守城池。」《封神演義》第二回:「侯虎恃才妄作,提兵遠伐,孰知今日損軍折將,心甚羞慚。」也作「損兵折將」、「損將折兵」。
怨聲載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任用人才沒有一定的標準,所以天下才會紛擾不已,路上都充滿了百姓抱怨的聲音。希望將軍能夠以天下為憂,尚儉省,用人唯才,才是救國之道。」但是梁商卻沒有接納李固的建議。這段話的原文「天下紛然,怨聲滿道」,後來演變出「怨聲載道」這句成語,用來形容群眾普遍的怨恨和不滿。
明章之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漢明帝、章帝時,尚儒術,注意吏治,獎勵農桑,故在位期間政治清明,民生富足,為東漢的治世,史稱為「明章之治」。
印加文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南美安迪斯山脈地區的古代文明。其全盛時期約在西元一千四百年左右,宗教信仰為自然拜,祭祀時以人為犧牲。已有雄偉的宮殿、廟宇、城市等建築物。
一毫不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徒》,是指對人民的十二種教化方法之一。古聖先王認為如果可以讓人民在祭祀時能夠養成恭敬的態度,對往者尊敬謹,則在面對在生的親人時,一定「不苟」,意思即是不會輕率隨便。為了強調語義,可在不苟前加上「一絲」,也就是「一點點都不馬虎」的意思。「一絲不苟」這句成語,當就是從這裡演變而來,用來形容做事認真,一點也不馬虎。
拔十失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選拔人才,即使一半不合格,尚可得一半真才。《三國志.卷三七.蜀書.龐統傳》:「今拔十失五,猶得其半,而可以邁世教,使有志者自勵,不亦可乎?」也作「拔十得五」。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