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7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626.153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立體電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依彩色互補原理,將左右兩種畫面,疊印在同一張底片上,再上特製的立體眼鏡,令觀眾產生一種立體感,稱為「立體電影」。
面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擋在或在面部用以遮蔽或保護的器物。如:「燒焊師傅工作時會上面罩,以擋強光和火星。」
不相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勢力不均,難以抗衡。元.鄭廷玉《楚昭公》第二折:「俺只見馬吼處和人道縮,鎗著處鮮血漂流。可不是空南冠你個活楚囚,兩下裡不相投,休休!」
爬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傳統競技。源於漢代尋橦、宋朝立竿等節目。可分為三類:一、將竹竿頂在頭上。也稱為「竿」、「頂竿」。二、立長竿於地上,由一人或數人爬上竿頂表演。三、長竿豎立於肩部。至今仍列入體技訓練項目。也稱為「槓竿」、「夯竿」。
裙布荊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婦女粗劣的服飾。明.高明《汲古閣本琵琶記》第三九齣:「夫人是香閨繡閣之名姝,奴家是裙布荊釵之貧婦。」《兒女英雄傳》第二五回:「以至良之女練裳竹笥,梁源之妻裙布荊釵。」也作「荊釵布裙」。
方巾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方巾,明朝書生日常的帽子。方巾氣本指文人氣息,後形容人思想、言行迂腐呆板。
不共天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仇恨極深。參見「不共天」條。《三國演義》第五八回:「今令先君被操所害,此將軍不共天地、不同日月之讎也。」
太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職官名:(1)周制,統理百官之長。秦、漢不置。晉改太師為太宰。南北朝時,廢置不一。隋後無此官,至宋徽宗時改尚書左僕射為太宰,不久即廢。明、清則通稱吏部尚書為「太宰」。(2)掌管飲食的官吏。《大禮記.保傅》:「青史氏之記曰:『……太宰持升而御戶右。』」北周.盧辯.注:「太宰,膳夫也。」《漢書.卷一九.百官公卿表上》:「又諸廟寢園食官令長丞,有廱太宰、太祝令丞,五畤各一尉。」唐.顏師古.注:「太宰即是具食之官。」
憤時嫉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憤世嫉俗」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憤世嫉俗」原作「憤世嫉邪」。韓愈(西元768∼824),字退之,唐朝河陽人。尊崇儒術,排斥佛老,通六經百家之學,創作頗多,各種體裁的作品,都有卓越的成就。他個性耿直,直言極諫,因而一再的被貶官,但不論治理那個地方,總是留下很好的治績,深受百姓愛。在宦海上的浮沈,以及外在環境的影響,常讓他有志不得伸,因此藉著文字,把志向和生命發揮到極致,主張文章要言之有物,要有充實的思想內容,一掃南北朝以來形式主義為主的浮華文風。帶動了文學上的改革,不僅影響了當代,也深深影響了後來的宋代,振興了散文,稱之為「古文運動」。這一篇是韓愈抒發對社會、人性的看法,提到有一...
預備利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會。憲法大綱與行憲程序公布後不久,光緒帝和西太后相繼去世。宣統帝繼位,由宣統帝之父、光緒帝之弟醇親王灃攝政,仍依原來的行憲計畫進行。1909年在各省設立諮議局,1910年在北京成立資政院,並實施地方自治。同時將準備立縣的期間縮短三年,決定1913年招開國會。為準備立憲,清政府還推行一連串政治、社會的改革。在中央行政制度方面,1906年廢除傳統的六郡制,亦即將六部改為十一部,部的首長─尚書由二人改為一人,以明示官吏的責任。1911年再度改革中央官制,廢除內閣、軍機處與政務處,實施對君主負責的內閣制度,設總理大臣一人、副大...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