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7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暖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清代冠服。有夏冠、冬冠之分,夏冠於秋分後至翌年季春時用,稱為「暖帽」。見《大清會典事例.卷三二八.禮部.冠服.冠服通例》。
馬龍車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說:「我貴為一國的皇后,身上穿的是粗帛雜絲做成的裙子,所吃的東西不求美味的食物,身邊的人,也都沒有佩一些薰香的飾品。之前我回娘家,看到去我外家拜見請安的人往來不絕,如車水馬龍般。當時努力的抑制自己,不責備也不生氣,但是從此以後,就不再給外家親戚們生活上的補助,希望他們能因此醒悟改過。」後來「車水馬龍」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車馬往來不絕,繁華熱鬧的景象。
風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冬日禦寒避風的帽子。上時連耳朵、頸後、肩背都能遮住。
公職人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經過國家考試或特別選任,服務於政府機關、學校、公營事業,並定有職稱及職等而依法從事公務的人員。[例]公職人員應該有為民服務的決心與誠意,才會受到人民的愛
竇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前16~西元62)字周公,漢朝平陵人。更始時據河西,後歸順光武,官至大司空,封安豐侯,卒諡
瀝血披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堅代為攝政,輔佐靜帝。後來楊堅藉詔書的名義,接管了京師的軍隊,並鏟除異己,控制整個軍隊。鄭譯和劉昉擁楊堅上臺,其實是希望由三人共掌朝政,因此他們建議由楊堅出任大冢宰,鄭譯任大司馬,劉昉任小冢宰。楊堅不願放棄手中的權力,明白他若想要鞏固自己的地位,就必須培養自己的勢力和親信。楊堅見李德林才華洋溢,且有匡世救國的政治理想,就任命他為府屬兼儀同大將軍,並採納李德林的建議,自任丞相,讓鄭譯任丞相府長吏,劉昉任丞相府司馬,以便控制他們。而後楊堅弒靜帝,篡北周,國號隋。隋立之後,李德林認為梁士彥及元諧等人仍有謀反之心,於是寫了〈天命論〉,詳論隋朝取代北周乃是出於天命,而非人力所能及。文中列舉古代聖王,均...
食毛踐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本《左傳.昭公七年》:「封略之內,何非君土?食土之毛,誰非君臣?」居住的地方,飲食的東西皆為國君所有。為古代帝王君臨天下,臣民感君恩的話。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卷八.如是我聞二》:「甲食毛踐土,已三十餘年,當吳三桂拒命之時,彼已手戮桂玉,斷不得稱楚之三戶。」《官場現形記》第四七回:「做百姓的食毛踐土,連國課都要欠起來不還,這還了得嗎!」
順之者昌,逆之者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順從則可昌盛,違逆則遭滅亡。《晉書.卷九五.藝術傳.洋傳》:「歲星移入房,太白在心。心房,宋分。順之者昌,逆之者亡。石季龍若興兵東南,此其死會也。」
便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日常的帽子,取其方便,故稱為「便帽」。如:「這頂黑色便帽我了好幾年,非常舊了。」
唐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代帝王所的一種便帽。後來演變為一般讀書人所的帽子。《警世通言.卷三四.王嬌鸞百年長恨》:「正在鬥熱之際,忽見牆缺處有一美少年,紫衣唐巾,舒頭觀看,連聲喝采。」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