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890.6263 ms
共 115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末尾三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結果、歸宿。元.李壽卿《伍員吹簫》第四折:「我也會四海結英豪,投至得末尾三稍,不覺的頭上老來到。」也作「末尾三梢」、「三梢末尾」。
|
開布誠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開誠布公」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諸葛亮是三國時蜀國的政治家兼軍事家。東漢末年,他隱居耕讀,劉備聽說他的才能,於是三顧茅廬,登門請求諸葛亮出來從政。諸葛亮執政期間,路不拾遺,夜不閉戶。陳壽在《三國志》的〈諸葛亮傳〉中,對諸葛亮非常推崇,他讚揚諸葛亮在當丞相時,能夠「開誠心,布公道」,以真心對待部屬,處事大公無私,所以受到大家的愛戴。即便他「用法嚴峻」,但人民雖畏懼卻沒有怨言。軍政大權都操在他的手中,但後主對他絲毫不疑。因此,陳壽認為他是跟管仲、蕭何差不多的人物。後來「開誠布公」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誠意待人,坦白無私。
|
邯鄲匍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
同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爨,用火燒煮食物。「同爨」即同居共食。《南史.卷三九.列傳.劉勔》:「漢壽人邵榮興六世同爨,悛表其門閭。」《新唐書.卷一二二.列傳.韋安石》:「外祖正尊,服同從母;姨、舅一等,而有輕重;堂姨、舅親未疏,不相為服;親舅母不如同爨。」
|
南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書名。唐李延壽撰,八十卷。二十四史之一。為南北朝時南朝之史。
|
一念之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一念之差」之典源,提供參考。 ※宋.蘇軾〈次韻致政張朝奉仍招晚飲〉詩(據《蘇東坡全集.後集.卷二》引)掃白非黃精,輕身豈胡麻?怪君仁而壽,未覺生有涯。曾經丹化米,親授棗如瓜。雲烝作霧楷,火滅噀雨巴。自此養鉛鼎,無窮走河車。至今許玉斧,猶事萼綠華。我本三生1>人,疇昔2>一念差。前生或草聖3>,習氣餘驚蛇4>。儒臞謝赤松,佛縛慚丹霞。時時一篇出,擾擾四座譁。清詩得可驚,信美詞多夸。回車入官府,治具隨貧家。萍虀與豆粥,亦可成咄嗟。 〔注解〕
(1) 三生:佛教用語,指前生、今生及來生。
(2) 疇昔:昔日、從前。疇,音ㄔㄡˊ。
(3) 草聖:指張旭。唐代吳人,生卒年不詳。為著名書...
|
偷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晉時賈充女與韓壽私通,並將武帝贈充之外國奇香交予壽,後為賈充識破,遂嫁其女與韓壽。典出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惑溺》。或說與壽私通者是陳騫之女,後因未婚而女亡,壽乃娶賈充之女。見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惑溺》劉孝標注引《郭子》。後世用此語指男女私通。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三本.第一折》:「你將那偷香手,準備著折桂枝。」
|
擘兩分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錢一兩都分得清楚。比喻清楚、明白。元.李壽卿《伍員吹簫》第三折:「我問他個擘兩分星,說一段從頭的至尾。」也作「分星擘兩」。
|
渾掄吞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下人皆知。這位僧人明知故問,所以趙州才會如此回答,不跟他囉嗦。恰如曾經有僧人問九峰和尚:「是否見過延壽和尚?」九峰回答說:「山前的麥子成熟沒?」這個回答和趙州的回答剛好呼應。就像是兩枝無孔的大鐵槌,一敲就定。趙州和尚本無機心,想不到僧人輕輕一問,得了個瞪大眼睛的訝異。此番對答,若是有智慧的人,可以細嚼慢嚥,意趣無窮;沒有智慧的人,可能會像一口把棗子吞下肚,索然無味,不知所云。後來「囫圇吞棗」就從《碧巖錄》原文中的「渾崙吞個棗」演變而出,用來比喻理解事物籠統含糊,或為學不求甚解。
|
發光二極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常見的光電元件。是一種化合物半導體,利用其能量間隙剛好在可見光區的特性,通上電流會發光。同時不同的化合物有不同的能量間隙,導致發出光波波長不同,產生不同顏色。因它具有反應快、體積小、低功率消耗、重量輕、壽命長、低阻抗、不易發熱等優點,今日已被廣泛使用在儀表面板、數字顯示器、照相機、家電產品上。英文縮寫為LED。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