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8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635.137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銅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銅製的管樂器,用嘴吹。包括短號、小號、法國號(圓號)、伸縮號(長號)、低音音號(大號)等各種喇叭或號。[例]他酷愛音樂,與幾位好友組了一個銅管五重的樂團。
鐵片大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起源於山東省的大鼓書。樂器除書鼓外,另用兩枚農具犁鏵擊拍,後改用鐵綽板,並以三弦、四胡伴。一人演唱或二人對唱,二三人伴󱎑。唱詞為七字句和十字句,有說有唱。曲調纏綿婉轉。也稱為「梨花大鼓」、「犁鏵大鼓」、「鐵板大鼓」、「山東大鼓」。
題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明、清時,凡有關軍事、錢糧、地方民務等大小公事,由官員用印具題,送通政司轉交內閣入的文書。與本不同。《紅樓夢》第一八回:「賈政方略心意寬暢,又請賈母等到園中,色色斟酌,點綴妥當,再無一些遺漏不當之處了,於是賈政方擇日題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樂器名,打擊樂器。即大鐘。《儀禮.大射》:「笙磬西面,其南笙鍾,其南鑮,皆南陳。」漢.鄭玄.注:「鑮,如鍾而大,樂以鼓鑮為節。」也稱為「鎛」。
連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聯合簽名。《三國演義》第一三回:「李樂、韓暹又連名保無徒、部曲、巫醫、走卒二百餘名,並為校尉、御史等官。」
單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曲藝名。一種流行於北京、天津和東北等地的曲藝。由明清流行的時調小曲和岔曲合流後逐漸形成,初為三人或多人分別彈三弦、打八角鼓拆唱,稱為「八角鼓」。後由一人演唱並手持八角鼓司節,另由伴者彈三弦,所唱內容多為民間故事,稱為「單弦」。也作「單絃」。
喇叭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喇叭的人。如:「他很努力的練習,希望能成為樂隊裡最出色的喇叭手。」
得勝回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朝,朝廷。得勝回朝指作戰勝利返回京城捷。後泛指戰勝而歸或形容勝利者驕橫自得。元.無名氏《小尉遲》第二折:「老將軍,你這一去,小心在意者,若得勝還朝,聖人自有加官賜賞哩。」《官場現形記》第四八回:「畢竟土匪是烏合之眾,那裡禁得起這大隊人馬,不下三個月,土匪也平了,……於是得勝回朝。」
指揮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樂團指揮合或合唱時所用的棒子。
罷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免除職位。《三國演義》第二回:「趙忠、張讓差人問破黃巾將士索金帛,不從者罷職。」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