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2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火熱水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即「水深火熱」。見「水深火熱」條。01.《花月痕》第五○回:「我算什麼,明相國不動聲色,卻出斯民於火熱水深,措天下於山磐石。」
02.清.鄭廉〈豫變紀略序〉其一:「竊念啟、正二十餘年中,始而黨錮,繼而誅鋤,積而為旱蝗、饑饉、疫癘、兵戈之變,天中片壤,不啻火熱而水深。」
大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身體康健舒。《紅樓夢》第四三回:「王夫人又請問:『這會子可又覺大安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嶕嶢:山勢高峻。《玉篇.山部》:「嶕,嶕嶢,山高。」《漢書.卷八七.揚雄傳下》:「山之高不嶕嶢,則不能浡滃雲而散歊烝。」
井井不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滿意知足,熱衷於堅守道德禮義且不感疲乏,運用英明的智慧洞察一切,一絲不苟地遵行禮法,掌握禮儀制度而安自若,會為別人的善言善行而感到溫馨快樂,也會因為別人不守名分而感到憂心忡忡,如果可以做到這些,就可以稱為聖人了。後來「井井有條」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形容整齊有序,條理分明。出現「井井有條」的書證如宋.樓鑰〈周伯範墓誌銘〉:「經理家務,井井有條;時出其餘,以周人之急。」
隱天動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驚天動地」。見「驚天動地」條。01.《史記.卷一一七.司馬相如列傳》引漢.司馬相如〈天子游獵賦〉:「江河為阹,山為櫓,車騎雷起,隱天動地。」(源)
 
悲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對死者的悲哀悼念。漢.蔡邕〈郭碑〉:「降年不永,民斯悲悼。」《儒林外史》第四八回:「一路看著水色山光,悲悼女兒,悽悽惶惶,一路來到蘇州。」
太山壓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太山,即山。「太山壓卵」即「山壓卵」。見「山壓卵」條。01.唐.陳子昂〈為建安王誓眾〉詞:「況皇帝義兵,剋期誅翦,此猶太山壓卵,鴻毛在爐。」
矯枉過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戰國七雄之一。領土有今湖南、湖北、安徽、浙江及河南南部,後為秦所滅。 (14) 吳:春秋時諸侯國。伯封於吳地,故址在今江蘇省無錫縣。傳到夫差,為越王句踐所滅。 (15) 就李:春秋時地名,在今浙江省崇德縣東南。〔參考資料〕 《漢書.卷一四.諸侯王表》天子自有三河、東郡、潁川、南陽,自江陵以西至巴蜀,北自雲中至隴西,與京師內史凡十五郡,公主、列侯頗邑其中。而藩國大者夸州兼郡,連城數十,宮室百官同制京師,可謂撟過其正矣。雖然,高祖創業,日不暇給,孝惠享國又淺,高后女主攝位,而海內晏如,亡狂狡之憂,卒折諸呂之難,成太宗之業者,亦賴之於諸侯也。另可參考:漢.董仲舒《春秋繁露.卷一.玉杯》
山海之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海誓山盟」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海誓山盟」典源作「河盟山誓」。漢高祖劉邦在平定天下後,對有功的軍臣加官賜爵、分封土地,《史記》裡列表敘述分封情形,並記載在賜封時,漢高祖誓言:「使河如帶,山若厲。國以永寧,爰及苗裔。」意思是只要國家安定,眾功臣之勛爵必定永傳子孫。「使河如帶,山若厲」即是假使黃河乾涸,窄如衣帶;山崩壞,小如礪石(磨刀石)。你們的官爵才會變動。這是漢高祖向眾功臣許下的諾言,保證他們現在受封的爵位土地會世代相傳,絕不撤銷。所以唐代的司馬貞寫劉邦:「起沛入秦,憑謀仗計。紀勳書爵,河盟山誓。」就是描述這段以黃河、山為喻的誓言。後來「海誓山盟」就從這裡演變而出,將「河...
封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封禪於山。南朝齊.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詩序〉:「方握河沉璧,封山紀石。」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