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0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走馬看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2.宋.劉克莊〈賜第謝相書〉:「某取數過多,受恩罔極。向春風夸(誇)得意,非復走馬看花之時;以紀傳易編年,徒有絕筆獲麟之感。」
口蜜腹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剛得知一個消息,在華山發現了金礦,如果加以開採,就可以解決國家的財務困境。這個消息皇上還不知道,請李相趕緊上書向皇上建議開採,皇上知道了一定會很高興的。」李適之不疑有他,立刻上書玄宗,奏請開採華山的金礦。玄宗看了李適之的奏章,本來想要立刻批准,沒想到向李適之提出這個建議的李林甫卻勸阻玄宗,他說:「皇上,華山有金礦的事情我早就知道了,可是我卻遲遲沒有上奏,實在是因為華山的風水是王氣所在,如果隨便加以開採,要是破壞了王氣,那對皇上及國家都相當不利啊!」玄宗聽信了李林甫的話,認為李適之治國欠周詳,不久便罷免其相位。林李甫就靠類似方法,順利地除掉了許多政敵,終於得到玄宗的完全信任,為相十九年,卻將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幕府的簡稱。指古代將帥或行政官的府署。如:「幕客」、「入幕之賓」。明.袁宏道〈徐文長傳〉:「中胡公宗憲聞之,客諸幕。」
厲兵秣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磨利。「穀馬礪兵」猶「厲兵秣馬」。見「厲兵秣馬」條。 01.宋.陳師道〈贈張文潛〉詩:「秋來待試相府,穀馬礪兵吾甚武。」 參考詞語︰礪兵秣馬注音︰ㄌ|ˋ ㄅ|ㄥ ㄇㄛˋ ㄇㄚˇ漢語拼音︰lì bīng mò mǎ釋義︰礪,磨利。「礪兵秣馬」猶「厲兵秣馬」。見「厲兵秣馬」條。 01.《資治通鑑.卷二○○.唐紀十六.高宗龍朔二年》:「主上欲滅高麗,故先誅百濟,留兵守之,制其心腹;雖餘寇充斥而守備甚嚴,宜礪兵秣馬,擊其不意,理無不克。」 02.明.太祖〈御製皇陵碑〉:「東渡大江,首撫姑熟,禮儀是尚,遂定建業,四守關防,礪兵秣馬,靜看頡頏。」 參考詞語︰兵厲馬秣注音︰ㄅ|ㄥ ㄌ|ˋ ㄇㄚˇ ...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京城、國都。《詩經.商頌.殷武》:「商邑翼翼,四方之極。」漢.毛亨.傳:「商邑,京師也。」唐.李白〈為宋中請都金陵表〉:「湯及盤庚,五遷其邑。」
驚弓之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shāng shǐ zhī qín釋義︰猶「驚弓之鳥」。見「驚弓之鳥」條。 01.唐.張說〈讓右相表.第二表〉:「傷矢之禽,聞弦虛墜。」  參考詞語︰驚弦之鳥注音︰ㄐ|ㄥ ㄒ|ㄢˊ ㄓ ㄋ|ㄠˇ漢語拼音︰jīng xián zhī niǎo釋義︰猶「驚弓之鳥」。見「驚弓之鳥」條。 01.《穀梁傳.成公二年》楊士勛.疏:「敗軍之將不可以語勇,驚弦之鳥不可以應弓。」 
排山倒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字孟德,小字阿瞞,東漢沛國譙人。有雄才,多權術,能文學。起兵擊黃巾,討董卓,漸次減削諸雄,自為相,拜大將軍,爵魏公,旋進爵魏王,加九錫。後卒於洛陽,子丕篡漢。追諡武帝,廟號太祖。 (3) 勤王:王室有難,起兵救援靖亂。 (4) 負鼎而趨:指曹操以輔佐名義,爭霸一方。負鼎,指伊尹背負罪俎見湯,以烹調比喻致王道之事。趨,行走、追逐。 (5) 假:借。〔參考資料〕 《魏書.卷五四.高閭列傳》昔世祖以回山倒海之威,步騎數十萬南臨瓜步,諸郡盡降,而盱眙小城,攻而弗克。班師之日,兵不戍一郡,土不闢一廛。夫豈無人,以大鎮未平,不可守小故也。堰水先塞其源,伐木必拔其本。源不塞,本不拔,雖翦枝竭流...
一字千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據《史記.卷八五.呂不韋列傳》載,呂不韋原是戰國時代陽翟地區的商人,後因幫助秦莊襄王之子楚登上王位,故被任命為相。當時養士的風氣極盛,魏國信陵君、楚國春申君、趙國平原君、齊國孟嘗君等人,門下均有眾多食客,呂不韋不落人後,以重金禮聘許多有學問的人,門下食客亦達三千。後來他見著書立說使名聲顯達的人也不在少數,便要他的門客把所知所聞行諸文字,集二十餘萬字成《呂氏春秋》一書。此書內容涉及歷史、地理、傳記等,可說涵蓋了天地萬物及古今之事。書成之後,呂不韋相當得意,把它公布在咸陽城門口,請大家提供意見與批評,並聲稱若有人能更動其中的一個字,即賞賜千金。但因為呂不韋當時可說是位高權重,沒人願意得罪他,所以...
坦腹東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坦腹東床」一詞出自晉.王隱所著《晉書》,內容是東晉書法家王羲之成為太傅郗鑒女婿的經過。當時郗鑒派人到相王導家物色女婿,得知消息的王家子弟每個人都紛紛修飾容貌以求表現,其中唯獨王羲之一人若無其事地坦露腹部,臥於東床,嘴裡吃著胡餅,態度從容。使者將這情形回報後,郗鑒察訪得知這人是王羲之,於是就把女兒嫁給了他。後來「坦腹東床」,就用來指當女婿,或指稱女婿。如明代沈受先《三元記》第二五齣:「我操國柄佐聖明,我是九棘三槐位裡人,要擇個坦腹東床,豈無個貴戚王孫。」即用了這個意思。
負荊請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4.元.王實甫《麗春堂》第四折:「聖人著李圭到相跟前負荊請罪,相休記前讎!」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