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93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06.261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急驚風遇著慢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諺語)比喻有急事相求,卻偏偏遇上慢性子的人。《瞎騙奇聞》第五回:「這真是急驚風遇著慢郎了。我家裡死在床上,我如何等得及你呢?」
女大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舊時以為女子長成之後,到了適婚年齡理當出嫁,不應該留在家。元.王實甫《西廂記.第四本.第二折》:「他每不識憂,不識愁,一雙心意兩相投。夫人得好休,便好休,這其間何必苦追求。常言道:『女大不留。』」元.無名氏《碧桃花.楔子》:「(正旦唱)則著我獨立花前黯自愁,淚不住點兒流。(做背科,唱)他須是我天緣配偶,常言道『女大不留』。」也作「女大難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致和是充分達到與和的境界。〔庸〕說:「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發而皆節,謂之和。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喜怒哀樂是人與生俱來的情感與情緒,從喜怒哀樂之未發說,「」可有兩種解釋,一是情緒未被激發時,比較平靜的自然心境,一是指超越於情感情緒之上的道體。從「也者天下之大本」句,則「」應解作超越的道體。因情緒未被激發時的心境,雖然比較平靜,但未必是合理的,其可能有私欲壅塞著,如是怎可以是天下之大本?
  若是指超越的體、道體,則發而節之和,是指因為體會到或道體,而使自己的情緒能合理地發用。如果沒有或道體作根據,是...
折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折桂,比喻科舉及第。參見「折桂」條。相傳月有桂樹,後遂以月折桂比喻登第。
日正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太陽正位在央。指正午的時候。如:「別在日正當的時候運動,以免暑。」
性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情感真實的人。《兒女英雄傳》第二五回:「認定了姑娘是個性情人,所以也把性情來感動他。」
兒童心教育運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兒童心」或稱「兒童本位」的教育運動,係指十八世紀起盛行的一種以兒童為教育活動心的教育運動,此項教育運動後來並成為二十世紀教育思想的主流。基本上,該運動具有下列的特徵:(1)重視兒童本身興趣而非外在權威,兒童的興趣及需要才是決定課程及教學順序的主導因素;(2)兒童的學習是在兒童的真實生活經驗,而不在書本或固定的學科知識裡;(3)在教學方法上,主張以輔導的方式代替揠苗助長或強迫灌輸的方式;(4)教育的目的不強調人類的文化傳統及社會價值,而主張儘量發展每一個人的潛能與價值;(5)主張設置多種教育制度,以適應個人多方面的需要與能力。兒童心教育運動,在一九二○及三○年代最為盛行,一九五○及...
急驚風撞著慢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諺語)郎指醫師。全句比喻有急事相求,卻偏偏遇上慢性子的人。《二刻拍案驚奇》卷三三:「也不管四更五更,日裡夜裡,正是慌不擇路,急走出門,望著楊抽馬家裡亂亂竄竄跑將來,擂鼓也似敲門。險些把一雙拳頭敲腫了,楊抽馬方纔在裡面答應出來道:『是誰?』富家子忙道:『是我,是我。快開了門,有話講。』此時富家子正是:急驚風撞著了慢郎。抽馬聽得是他聲音,且不開門,一路數落他。」
流擊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立誓收復失土,報效國家。參見「擊楫流」條。宋.張榘〈安慶模.渺長江〉詞:「流擊楫酬初志,此去君王高枕。」宋.文及翁〈賀新郎.一勺西湖水〉詞:「簇樂紅妝搖畫舫,問流擊楫誰人是?」
慢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做事慢條斯理的人。《二刻拍案驚奇》卷三三:「此時富家子正是:急驚風撞著了慢郎。」《通俗常言疏證.醫病.急驚風遇著慢郎》引《夢筆生花.杭州俗語.雜對》:「窮官兒強如富百姓,急驚風遇著慢郎。」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