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8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脫拉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1304~1374)義大利詩人、人文主義者。與但丁、薄伽丘同為十四世紀三大作家。以鼓吹古典文化,提倡人文主義被視為歐洲人文主義之父。其詩文清新、熱情,富啟發性。以拉丁語敘事詩《非洲》,被譽為桂冠詩人。
捉襟見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1.唐.李商隱〈上尚書范陽公第三啟〉:「嘉命猥臨,厚賚仍及,捉襟見肘,免類於前哲;裂裳裹踵,無取於昔人。感私恩,不知所喻。」
鞭辟入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評論他人的文章見解深刻,絲絲入扣。如:「你對這個議題的解釋鞭辟入裡,令人服。」
大智若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2.元.趙孟頫《松雪齋文集.卷一○.章丞黑黑封贈三伐制》:「朕聞明莫明於審勢,愛莫愛於保民。……大智若愚,沉幾先物。」
相形見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上的頂珠,便是其中一項重要的識別標誌。官位等級不同,頂珠的顏色和質地就會有所不同,如文武一品官便一律有紅寶石的頂珠,其他等級的官員不得越級使用。各大小官員之間的來往,不論品行與官德,論的只是帽子上的那顆頂珠,人因之而貴,亦因之而賤。所以小小的官員蔡伯芬,總是為他頂上那顆不甚高等的頂珠而時感不安,與人相比時老是覺得自己較為拙劣,故有「相形見拙」之語。後來「拙」多作「絀」,「絀」亦指不足、短缺。「相形見絀」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相互比較之下,其中一方顯得不如對方,或作為自謙之詞。出現「相形見絀」的書證如《歧路燈》第一四回:「原來譚紹聞,自從乃翁上京以及捐館,這四五年來,每日信馬游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文采、文飾。如:「樸實無華」。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徵聖》:「然則聖文之雅麗,固銜華而實者也。」
春風化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2.《兒女英雄傳》第三七回:「驥兒承老夫子的春風化雨,遂令小子成名,不惟身受者心感終身,即愚夫婦也銘無既。」
毛遂自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毛遂一同前往。那十九人則互使眼色,暗自嘲笑。等毛遂至楚國,跟那十九個人談論、爭議天下局勢,令眾人個個服,都責怪自己事先怎沒注意過他。平原君與楚王談判訂立合縱盟約的事,再三陳述利害關係,從早晨至中午,一直未果。那十九個人便鼓動毛遂說:“先生登堂。”於是毛遂緊握劍柄登上殿堂,楚王先是欺毛遂身微而呵叱之,毛遂便以利言反擊:“現在我與大王相距僅十步,大王的性命控制在我手中,當我主人之面,你還敢呵叱我?況且我聞商湯憑七十里方圓的地方統治了天下,周文王憑著百里大小的土地使天下諸侯臣服,如今楚國縱橫五千里,士兵百萬,憑著楚國如此強大...
蚍蜉撼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忽交通,百怪入我腸。刺手拔鯨牙,舉瓢酌天漿。騰身跨汗漫,不著織女襄。顧語地上友,經營無太忙!乞君飛霞,與我高頡頏。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唐.拾得〈詩〉。 (2) 李杜:指李白、杜甫。李白(西元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家居四川綿州,唐代詩人。個性率真豪放,嗜酒好遊,其詩高妙清逸,世稱「詩仙」。杜甫(西元712∼770),字子美,號少陵,河南鞏縣人。唐代詩人,有「詩聖」之稱。其詩博大雄渾,千態萬狀,不僅慨嘆自己遭時不遇,亦反映出當時的社會動亂形態,故有「詩史」之名。 (3) 蚍蜉:音ㄆ|ˊㄈㄨˊ,一種大蟻。 (4) 不自量:指不知衡量自己的力量。〔參考資料〕 唐.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服、仰慕。如:「傾心」。《史記.卷一一七.司馬相如傳》:「一坐盡傾。」唐.李白〈代別情人〉詩:「我悅子容豔,子傾我文章。」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