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狗尾聯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狗尾續貂」之典源,提供參考。 《晉書.卷五九.趙王倫列傳》倫1>從兵五千人,入自端門,登太極殿,滿奮、崔隨、樂廣進璽綬2>於倫,乃僭即帝位,大赦,改元建始。是歲,賢良方正直言、秀才、孝廉、良將皆不試;計吏及四方使命之在京邑者,太學生年十六以上及在學二十年,皆署吏;郡縣二千石令長赦日在職者,皆封侯;郡綱紀並為孝廉,縣綱紀為廉吏。以世子荂為太子,馥為侍中、大司農、領護軍、京兆王,虔為侍中、大將軍領軍、廣平王,詡為侍中、撫軍將軍、霸城王,孫秀為侍中、中書監、驃騎將軍、儀同三司,張林等諸黨皆登卿將,並列大封。其餘同謀者咸超階越次3>,不可勝紀,至於奴卒廝役4>亦加以爵位。每朝會,貂蟬5>盈...
赴湯投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去刺探曹操的虛實。韓嵩對劉表說:「雖赴湯蹈火,死無辭也。」表示在君臣的名分下,他一定會堅守節操,為達使命而不顧艱難危險。這裡的「赴湯蹈火」,意思同樣是奮不顧身,不避艱險,與〈鼂錯傳〉中的「赴湯火」並無差別。
行政院客家委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行政院客家委員[[1]]使命與任務本會成立於民國90年6月14日,是全球唯一中央級的客家事務專責主管機關,以振興客家語言文化為使命,以建構快樂、自信、有尊嚴的客家認同為信念,以成為全球客家文化交流中心為願景,以「牽成客家、繁榮客庄」為目標。預算與成長本會成立以來積極推展客家事務,引領客家文化發光發熱,奠定客家在台灣多元族群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但因政府資源有限,在經費拮据情形下,本會預算仍逐年增加。未來將在現有預算規模上,以每年成長至少20%為努力...
非營利組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非營利組織(non-profit organization, NPO)是指法律上具備法人資格,以公共服務作為其使命、最終目標,而不以營利分配為目標的組織。此類組織存在的目的不在於賺取利潤,而在實現社會公益的使命。非營利組織是人民經由結社自由組成,屬於志願性的、正式的社會團體。註1一般而言,非營利組織的結構通常具有制度化的運作過程、定期的會議及具某種程度的組織規模呈現。其經費雖可能接受政府補助,但組織的組成、運作與業務的管理則完全自主,獨立於政府之外...
國立澎湖科技大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的向心力及傳承延續的精神;而綠色代表和平、成長、希望,象徵本校和諧共融、追求卓越進步、發揮理想抱負之使命。 學術單位海洋資源暨工程學院 水產資源與養殖研究所電資研究所食品科學系(所)水產養殖系資訊工程系電信工程系電機工程系人文暨管理學院 服務業經營管理研究所通識教育中心資訊管理系行銷與物流管理學系航運管理系應用外語系觀光休閒學院 觀光休閒事業管理研究所觀光休閒系餐旅管理系海洋運動與遊憩系 校史民國80年 成立高雄海專澎湖分部,設水產養殖科、航運管理科。民國81年 增設航運管理科二專夜間部。民國82年 增設觀光事業科、水產...
延陵掛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延陵,指吳公子季札。延陵掛劍指春秋時,吳公子季札奉命出使晉國,路經徐國,徐君見季札佩劍,非常喜歡,但不敢明說。季札心中明白,但因任務尚未完成,不便立即奉贈。等到季札完成使命,重返徐國時,徐君已死,季札便解下佩劍掛於徐君墓前的樹上。見《史記.卷三一.吳太伯世家》。後用以比喻友誼生死不渝。
接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接受、承擔。如:「他接下艱鉅的使命。」
殫精覃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士,三十二歲任校書郎,後來又被拔擢為翰林學士。在這個時期,白居易有感於自身所見所聞,故深有經世濟民的使命感,〈策林〉七十五篇就在此時寫成。文中白居易針對當時經濟、政治、軍事、文教各方面的弊端提出改革意見,大聲疾呼統治者應以天下之心為心,以百姓之欲為欲。而為表明冒死獻言之心,文章起始處先提了漢代朱雲的事跡。朱雲為西漢人,成帝時上書求見皇帝,當著眾臣之前,斥責以帝師升任丞相的張禹為佞臣。成帝大怒,命人將朱雲拖出去,但他死命地攀著殿裡的欄杆,即使欄杆折毀,仍大聲地說出諫言。事過之後,有人要更換折斷的欄杆,成帝命人將其保留,用以表彰這位忠貞剛直的臣子。白居易藉此事讚美皇上有納諫之心,更明言臣子有直諫之...
畢力殫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士,三十二歲任校書郎,後來又被拔擢為翰林學士。在這個時期,白居易有感於自身所見所聞,故深有經世濟民的使命感,〈策林〉七十五篇就在此時寫成。文中白居易針對當時經濟、政治、軍事、文教各方面的弊端提出改革意見,大聲疾呼統治者應以天下之心為心,以百姓之欲為欲。而為表明冒死獻言之心,文章起始處先提了漢代朱雲的事跡。朱雲為西漢人,成帝時上書求見皇帝,當著眾臣之前,斥責以帝師升任丞相的張禹為佞臣。成帝大怒,命人將朱雲拖出去,但他死命地攀著殿裡的欄杆,即使欄杆折毀,仍大聲地說出諫言。事過之後,有人要更換折斷的欄杆,成帝命人將其保留,用以表彰這位忠貞剛直的臣子。白居易藉此事讚美皇上有納諫之心,更明言臣子有直諫之...
彭瑞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運動同步出發的台灣新文學運動,終極目標即在建立台灣民族文學,本土化要做的,就是貫澈先行代作家們未竟的使命。◎巫永福文學評論獎◎賴和文學獎◎行政院文耕獎評論集《台灣文學探索》、《驅逐迷霧 找回祖靈── 台灣文學論文集》、《霧散的時候》、《文心集》、《文學評論百問》、《歷史迷路文學引渡》、《臺灣文學沈思錄》、《泥土的香味》、《文學隨筆》;作家評傳:《鍾理和傳》、《葉石濤評傳》、《台灣文學50家》、《瞄準臺灣作家》及文學史:《台灣新文學運動40年》、《1994台灣文學選》、《2002台灣文學年鑑》、《2003台灣文學年鑑》、《...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