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5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45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披瀝肝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軍隊,並鏟除異己,控制整個軍隊。鄭譯和劉昉擁戴楊堅上臺,其實是希望由三人共掌朝政,因此他們建議由楊堅出任大冢宰,鄭譯任大司馬,劉昉任小冢宰。楊堅不願放棄手中的權力,明白他若想要鞏固自己的地位,就必須培養自己的勢力和親信。楊堅見李德林才華洋溢,且有匡世救國的政治理想,就任命他為府屬兼儀同大將軍,並採納李德林的建議,自任丞相,讓鄭譯任丞相府長吏,劉昉任丞相府司馬,以便控制他們。而後楊堅弒靜帝,篡北周,國號隋。隋立之後,李德林認為梁士彥及元諧等人仍有謀反之心,於是寫了〈天命論〉,詳論隋朝取代北周乃是出於天命,而非人力所能及。文中列舉古代聖王,均是上承天命,下順人心,所以能夠建立邦業,造福萬民;今日隋...
門可張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門可羅雀」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史記.汲鄭列傳》中敘述的是漢初汲黯、鄭二人事跡。汲黯在景帝時任太子洗馬,武帝時出任東海太守,後又被召為主爵都尉;鄭當時則是先任太子舍人,後遷為大農令。兩人在當時都是位居高官,受到眾人敬畏,每日上門巴結逢迎的人不計其數。但由於他們剛正不阿的個性不適官場,後俱丟官失勢,連生活都陷入困境,在此之際,往日川流不息的賓客也就消失無蹤了。同樣的,歷史上有位翟公,他是漢文帝時的大臣,曾經任職廷尉,為九卿之一,位高權重。在他任官期間,每天家中賓客亦是絡繹不絕,把大門擠得水洩不通。但當他失去官職後,就不再有人造訪,門外冷冷清清,空曠得似乎可以張開用來捕捉鳥雀的大網。...
憂天憫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仕,眾慕其行,多從之學。德宗召為諫議大夫,上疏論裴延齡枉黜大臣,阻德宗以延齡為相。後被貶國子司業,出任道州刺史。 (7) 閔:憐恤。通「愍」。 (8) 惡:音ㄨ,如何、怎麼。
齊邦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地安那大學(Indiana University)進修比較文學。1969年,回台創辦中興大學外文系,出任新成立的外文系系主任。1972年,出任國立編譯館人文社會組主任,兼任教科書組主任。1977年,專任台灣大學外文系,講授英國文學史、高級英文、翻譯等課。曾至美國聖瑪麗學院、舊金山加州州立大學,及德國柏林自由大學講學。1988年自台灣大學外文系退休,台大頒贈名譽教授位。1992~1999年間,任《中華民國筆會季刊》(THE TAIPEI CHINES...
邯鄲一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右史記言之職。 (9) 知制誥:職官名。唐宋兩朝專掌內命,典司詔誥的官吏。 (10) 出典同州:出任為同州刺史。典,掌管。 (11) 中外:朝廷內外。 (12) 徊翔臺閣:歷任尚書多年。徊翔,來往出入。臺閣,朝廷、廟堂,指擔任顯耀官職。 (13) 赫奕:光明顯耀的樣子。指官位高貴。 (14) 聲色:淫靡的音樂與美色,泛指荒嬉娛樂之事。此指歌妓。 (15) 甲第:豪門貴族的宅第。 (16) 乞骸骨:請求告老還鄉。舊稱大臣辭官,言使骸骨得歸葬鄉土。骸,音ㄏㄞˊ。 (17) 薨:音ㄏㄨㄥ,稱古代諸侯或大官的死亡。 (18) 欠伸:張嘴哈氣伸懶腰。 (19) 偃:音|ㄢˇ,倒臥。...
伶仃孤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孤苦伶仃」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孤苦伶仃 」原作「零丁孤苦」,見於晉.李密〈陳情表〉。李密的父親早亡,母親又被舅舅逼迫改嫁,由祖母養育而成,故李密事奉祖母極為孝順。晉武帝時,朝廷徵召他出任官職,但李密認為祖母年事已高,不可無人奉養,故上〈陳情表〉婉辭,文中言辭哀切懇摯,武帝大為感動,於是賜予祖孫二人奴婢與食米,使他得以終養祖母。〈陳情表〉中有一段說道:「臣少多疾病,九歲不行,零丁孤苦,至於成立。」意思是說:我小時候體弱多病,一直到九歲都還沒辦法自己走路,就這樣孤單困苦地成長。文中「零丁」是個聯綿詞,為孤單沒有依靠的樣子,亦可作「伶仃」或「伶丁」,後來「孤苦伶仃」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
藍蔭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960年代晚期和1970年代,藍蔭鼎曾於台灣電視公司(台視)和華視文化公司(當時中華電視台母公司)出任要職,曾任華視文化公司暨中華電視台董事長。他在畫作之外的文學作品,以《宗教與藝術》、《藝術與人生》、《鼎廬小語》這三本書最為知名;《鼎廬小語》中的一篇文章〈飲水思源〉,曾被國立編譯館收錄於台灣的《國民中學國文》教科書第一冊第十九課,屬於選讀篇目。 作品特色作品真摯感人,充滿對人間、土地的關懷。 著作散文集《鼎盧小雨》、《鼎盧閒談》,畫冊《畫我故鄉》。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藍蔭鼎[1]南一書局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責任編輯10...
許地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教學、印度哲學、梵文等。1927年許地山回國擔任燕京大學教授,也在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兼課。1935年出任香港大學中文系主任,進行教育改革。 身故 1941年8月4日,許地山卒於香港,葬於香港華人基督教聯會薄扶林道墳場。與陳寅恪的情誼許地山身後,陳寅恪挽許地山的對聯寫到許在香港的學術生活和2人的交往:人事極煩勞,高齋延客,蕭寺屬文,心力暗殫渾未覺;離亂相依託,嬌女寄廡,病妻求藥,年時回憶倍傷神。〈論許地山先生宗教史之學〉對許的宗教史研究非常推崇:「寅恪昔年略治佛道二家之學,然於道教僅取以供史事之補證,於佛教亦止比較原文與...
南北戰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故事南北戰爭(American Civil War)1850年,此時的美國,北方工業化程度高,而且已經廢除了奴隸制度。而南方卻以農業為主,當然農事得需要奴隸的幫助,因此奴隸制度在南方十分盛行。1860年,林肯(註1.)出任總統。他反對將奴隸制度推廣到西部地區。唯恐林肯會在全國取消奴隸制,於是美國南方的七個州脫離聯邦,成立聯盟,和北方形成對峙的關係。1861年4月,聯盟軍率先向位在南卡羅來納州薩姆特要塞的聯邦軍進攻。林肯招募志願兵以保護聯邦。接著又有四個州加入聯盟行列,南北戰爭於焉展開。交戰初期,聯盟諸多擁有驍勇善戰的將...
剖肝瀝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軍隊,並鏟除異己,控制整個軍隊。鄭譯和劉昉擁戴楊堅上臺,其實是希望由三人共掌朝政,因此他們建議由楊堅出任大冢宰,鄭譯任大司馬,劉昉任小冢宰。楊堅不願放棄手中的權力,明白他若想要鞏固自己的地位,就必須培養自己的勢力和親信。楊堅見李德林才華洋溢,且有匡世救國的政治理想,就任命他為府屬兼儀同大將軍,並採納李德林的建議,自任丞相,讓鄭譯任丞相府長吏,劉昉任丞相府司馬,以便控制他們。而後楊堅弒靜帝,篡北周,國號隋。隋立之後,李德林認為梁士彥及元諧等人仍有謀反之心,於是寫了〈天命論〉,詳論隋朝取代北周乃是出於天命,而非人力所能及。文中列舉古代聖王,均是上承天命,下順人心,所以能夠建立邦業,造福萬民;今日隋...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