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1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黃袍加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皇帝,開始了宋朝的歷史。後來這個故事被濃縮成「黃袍加身」,用來指被擁戴為皇帝。在另外一篇《宋史.卷二四六.宗室列傳.鎮王竑》中,鎮王竑也同樣被湖州人潘壬等人帶至州治,被「黃袍加身」,用的就是擁立為王的意思。《水滸後傳》第一回:「黃袍加身御海宇,五代紛爭從此止。」則是說明了自從趙匡胤被擁立為皇帝後,一直紛紛擾擾的五代就從此結束了,終止了一段長期分崩離析的時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恩惠。通「貺」。《漢書.卷四六.萬石君傳》:「皇天嘉況,神物並見。」
經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經書。舊多指儒家經書。《漢書.卷七七.蓋諸葛劉鄭孫毋將何傳.孫寶》:「周公上聖,召公大賢。尚猶有不相說,著於經典,兩不相損。」《晉書.卷四六.列傳.李重》:「每大事及疑議,輒參以經典處決,多皆施行。」
器宇軒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屋宇之稱,借指人的氣質、風度。意思是說薛兼品德高潔,儀表堂堂,氣度非凡。「軒昂」則見於《三國志.卷四六.吳書.孫堅傳》,敘述東漢末年,邊章、韓遂等人在涼州作亂,當時任中郎將的董卓討伐不力,朝廷只好另派張溫和孫堅前去平亂。董卓不但打仗沒有盡力,又對張溫的召見傲慢無禮;孫堅看不過去,便對張溫數責董卓三項罪狀:對上不敬、沒有盡忠職守,又「軒昂自高」、態度傲慢,因此建議以軍法處斬。「軒」、「昂」都有「高」的意思,在此形容董卓高傲無禮的態度;後也用來形容人氣度不凡。「氣宇軒昂」合用後,多用來形容神采飛揚,氣度不凡。
守正不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做人處事堅守正道,公正無私。《後漢書.卷四六.陳寵傳》:「及竇憲為大將軍征匈奴,公卿以下及郡國無不遣吏子弟奉獻遺者,而寵與中山相汝南張郴、東平相應順守正不阿。」宋.陳亮〈蕭曹丙魏房杜姚宋何以獨名於漢唐〉:「姚崇之遇事立斷,宋璟之守正不阿,以共成明皇開元之治,亦不負君臣之遇合矣。」也作「守正不撓」。
督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監督催促。《三國志.卷四六.吳書.孫堅傳》:「當進軍討卓,遣長史公仇稱將兵從事還州督促軍糧。」
風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風采儀態。《晉書.卷三七.宗室傳.安平獻王孚等傳.史臣曰》:「安平風度宏邈,器宇高雅。」《儒林外史》第四六回:「老先生功在社稷,今日角巾私第,口不言功,真古名將風度。」
拒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拒退斷絕,不允許,不接受。《後漢書.卷四六.陳寵傳》:「自在樞機,謝遣門人,拒絕知友,唯在公家而已。」宋.羅大經《鶴林玉露》卷七:「故擊搏豪強,拒絕宦寺,悉無所畏。」
準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比喻權衡事物的法度。《舊唐書.卷四六.經籍志上》:「墳、典起之於前,詩、書繼之於後,先王陳跡,後王準繩。」
率由舊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典章制度完全取法於前代。《詩經.大雅.假樂》:「不愆不忘,率由舊章。」《晉書.卷四六.劉頌傳》:「今之建置,宜使率由舊章,一如古典。」亦指只知遵循陳規舊矩,不求更新、突破。也作「率由舊則」。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