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1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714.074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瓊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瓊瑤(1938年4月20日-),原名陳喆,出生於四川成都,祖籍湖南衡陽,台灣著名言情小說女作家、影視製作人。畢業於台灣省立台北第二女中(今已拆除,第三高女後改名為中山女中)。丈夫是皇冠文化負責人平鑫濤。瓊瑤的父親陳致平曾任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系教授。母親袁行恕曾任台北市立建國中學國文教師。外祖父袁勵衡為銀行家,曾執掌交通銀行。曾外祖父是翰林,伯父是宣統皇帝之師。母親的胞妹袁靜為作家。母親的胞姐袁曉園為中國第一位女外交官暨女稅務官。瓊瑤的妹妹陳錦春、妹夫...
徐國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生平2 觀點3 著作4 評價5 參考文獻 生平1973年生於臺北市,東海大學中文系畢業,臺灣師大文學博士,現任教於臺灣師大國文系。 觀點徐國能曾說過:很慶幸在孩提時有了信仰,在高中時發覺了興趣,在大學時充實了理想,在研究所世界給了我機會,如今家庭給了我幸福。不可避免,現實的人生裡總有太多的痛苦或不如意,因此我也經常祈求上帝,給予我能力解決我所能解決的;給予我勇氣承擔我所不能解決的。珍惜平凡的日子裡淡薄如水的滋味,就像珍惜春天的晴陽夏日的清蔭,那便是我到目前為止的人生吧!並說:有人稱我作家,有人喊我教授,這在文化凋...
潘希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子。1954年,出版第一本散文小說合集《琴心》。除了從事司法工作,這幾十年間,琦君也在學校兼課教授國文,如淡江英專(今淡江大學)、世界新專(今世新大學)、文化學院(今文化大學)、中興大學、中央大學等學校。1969年,自法院退休。1977年,隨夫留居美國。1980年,自美返國,任教於中央大學中文系。1983年,再隨夫留居美國。1999年,以《煙愁》入選「台灣文學經典三十」。2001年,返回故鄉-浙江永嘉,參加「琦君文學館」開館典禮。2004年,與夫婿返台定居於台北縣淡水鎮。2006年6月7日凌晨4點45分病逝於台北市和信...
堅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牢固實在。[例]他有堅實的國文基礎,所以提起筆來往往揮灑自如。
來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來源、出處。[例]國文老師把這句成語的來歷做一番詳述,使我們更明白它的含義。
朱西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圖」般極度放慢時間的方式述寫,呈現庶民的文化與生活圖景,並在其中灌注個人畢生思考,討論基督教文明與中國文化融合之可能,可謂其思想之整體表現。 文學觀點以發揚中華文化精髓為己任,並致力於與西學的互通,他說:「今之文學論家多以西洋寫實主義的框架來套量中國現代文學,動輒以反映時 代與社會為放諸四海皆準的要求。不知文學自身即就是發光體,是其照亮時代與社會,豈僅是一面「象喜亦喜,象憂亦憂」,婢學夫人而無主體生命的鏡子?」 著作小說類大火炬的愛 / 短篇 / 重光文藝出版社狼 / 短篇 / 大...
簡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高三那年,簡媜立定志向,這輩子要走文學這條路。大學聯考後,簡媜考入台灣大學哲學系,1年後改讀台大中國文學系。大學期間,開始嶄露頭角榮獲多項校園文學獎。大學畢業後,簡媜曾經在高雄佛光山編印佛書,也做過廣告公司文案,及《普門》雜誌、《聯合文學》、「遠流出版社」與「實學社」的編輯,簡媜也曾與陳義芝、張錯等人創辦「大雁出版社」。1995年簡媜與中央研究院統計所學者姚怡慶結婚,育有一子,目前專事寫作。 觀點簡媜說自己在寫作這條路上匍匐前進二十多年,但對這奧妙的人生依然只是個學徒,對從事文字工作依然還是個礦工,仍在修為參不透的風景...
紅樓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之處,應該要多加比較,而不能單以我們今日生活的世界去了解此書。 參考書目註1 葉慶炳(1987)。中國文學史,頁408-412。台北:學生書局註2 馮其庸(2000)。紅樓夢,頁5-6。台北市:地球出版社註3 葉慶炳(1987)。中國文學史,頁410。台北:學生書局
王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不但考之以心,考的還要是聖心賢意;效之以事。和西方或者講實驗、或者講上帝的觀點相比,王充繼承了中國文化中這種源遠流長的先進的方法論。強調了實踐檢驗,而不只是實驗檢驗。強調了類推、類比,通過類推、類比等方法比單純的實驗能更有效的找到能符合實踐的答案。 著述除了八十五篇的《論衡》以外,據王充《後漢書》本傳云:「年漸七十,志力衰耗,乃作《養性書》十六篇,裁節嗜欲,颐神自守。」後者今已不傳,僅《論衡》一書傳世,今本《論衡》亦為八十五篇。 評價綜觀王氏一生,雖未能顯達於當世,後世則對其說有極高評價,《抱朴子》、《北堂書抄》、《...
情境教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ed learning 參考資料註1 馮怡君(2008)。高中古典散文情境教學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頁20-24 高雄市。註2徐新逸(1998)。情境學習對教學革新之回應。研習資訊,15(1),頁16-24。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