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1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台北市立大安高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學分制,學生可依興趣專長跨科選課。重視職業證照升學輔導,升學率達八成多,畢業時至少擁有一張證照。重視國文、英、數學等一般課程之教學,積極培養學生繼續進修的能力。加強活動課程,發展學生多元才能。尊重弱勢學生權益,重視特殊教育,全校皆為無障礙空間規劃。實施社區化跨校選修,課程豐富而多元。提升英語學習能力,拓展國際交流視野。 教育目標職業學校教育目標,依據教育部87年9月修訂頒佈職業學校課程標準之 規定,職業學校教育,以充實職業知能、涵養職業道德、加強繼續進修能力、促 進生涯發展、培育健全之基層技術人員為目的。為實現此一目的,...
台北市立木柵高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學分制,學生可依興趣專長跨科選課。重視職業證照升學輔導,升學率達八成多,畢業時至少擁有一張證照。重視國文、英、數學等一般課程之教學,積極培養學生繼續進修的能力。加強活動課程,發展學生多元才能。尊重弱勢學生權益,重視特殊教育,全校皆為無障礙空間規劃。實施社區化跨校選修,課程豐富而多元。提升英語學習能力,拓展國際交流視野。 師資概況全校專任教師人數142人,博士6人、碩士78人、研究所四十學分進修結業35人、學士23人,平均年齡約40歲。 校訓忠--公忠體國誠--誠懇篤實勤--勤勞儉樸毅--弘大剛毅 校徽 教學單位鑄造科配管...
林文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文亦佳,其作品過去常被國立編譯館選入國、高中生中文課本當作教材,作品『翡冷翠在下雨』收錄在龍騰版高中國文課本第三冊。 著作1.散文《施工估價》興業圖書 1970年《京都一年》純文學 1971年;三民書局2007年(修訂二版)《讀中文系的人》洪範書店 1978年《遙遠》洪範書店 1981年《午後書房》洪範書店 1986年《交談》九歌 1988年《作品》九歌 1993年《擬古》洪範書店 1993年《飲酒及與飲酒相關的記憶》洪範書店 1996年《飲膳札記》洪範書店 1999年《林文月精選輯》九歌 2002年《回首》洪範書店 2...
吐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代分布在大陸地區青藏高原的少數民族,即現今的藏族。唐初併吞諸羌,雄霸一方,是唐朝主要的邊患。唐先後以文成、金城二位公主和親,除鞏固彼此關係,也帶動雙方的經濟和文化交流。[例]唐朝貞觀年間,文成公主下嫁吐蕃君長,中國文化及佛教開始傳入西藏。
繁星計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重複推薦同一名學生參加本招生。(四)各大學之錄取原則,依序如下: 1.以大考中心公佈之97學年度學測國文、英文、數學、社會、自然各單科或總級分之「頂標」、「前標」、「均標」、「後標」、「底標」,作為檢定標準。 2.以學生高一、高二各學期學業成績總平均之全校排名百分比比序,百分比小者優先錄取(例如:甲生全校成績排名前1%,乙生全校成績排名前2%者,兩者均符合學測檢定標準,於推薦至同一校系時,則甲生優先錄取)。 3.經前揭第2項原則比序相同者,以各大學自訂之條件(學測各單科級分或總級分成績或高一及高二
嵇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風姿秀特,蕭蕭肅肅,爽朗清舉。」為第一標準的魏晉之仙風道骨的名士。資料出處:維基百科和錢念孫的《中國文學史演義》
倉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人名。生卒年不詳。相傳為黃帝史官,為漢字的創造者。然文字不可能是一人所獨創,應是先人逐漸積累而成,故倉頡可能是因整理文字而著稱。漢.許慎〈說文解字序〉:「黃帝之史倉頡,見鳥獸蹏迒之跡,知分理可相別異也,初造書契,百工以乂,萬品以察。」
世說新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稱譽劉孝標能與裴松之三國志注、酈道元水經注、李善文選注等齊名。 參考書目註1 葉慶炳(1987)。中國文學史,頁307-308。台北:學生書局註2 徐震堮(1989)。世說新語校箋,頁2-3。台北:文史哲出版社
維高斯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忽視,並不為外人所瞭解。直到八十年代前蘇聯文件被解封之後,他的理論才廣為西方所知,並迅即被翻譯成各國文字;而他的學生亦借此機會前往美國講學,並宣揚他的理念。目錄1 可能發展區2 維谷斯基對語文學習的看法3 參考列表4 以上資料來源 可能發展區維谷斯基理論的中心在於“可能發展區”(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指兒童在成長的過程並不一定如皮亞杰所論述的受到年齡所限制。如果有一個導師讓兒童嘗試一些他能力以外的事物,可以加快他的成長過程。 維谷斯基對語文學習的看法維谷斯基認為語文是兒童心智發展佔...
屈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生平屈原,名平,字靈均,為楚國的貴族。他是中國文學上第一位有名字的偉大詩人,在他以前的文學作品如《詩經》,篇章短小且作者大多不著姓名。屈原的生卒年不詳,大約可推測生於西元前340左右,死於西元前278年左右。 時代背景及其重要事蹟《史記》中記載屈原青年時代曾擔任懷王的左徒官,形容他「入則與王圖議國事,以出號令;出則接遇賓客,應對諸侯,王甚任之。」可知早年的屈原在政治場上相當意氣風發,他不只學問淵博、善於辭令,又能掌握戰國末期時各國情事,頗能替楚國建立一番功業。當時候,以齊秦楚三國為強國,其中又以秦兵強民富,頗有一統天下...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