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5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安貧守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安於貧困,並以道德自持。宋.蘇軾〈薦布衣陳師道狀〉:「右臣等伏見徐州布衣陳師道,文詞高古,度越流輩,安貧守道。」也作「樂道安貧」、「安貧樂道」。
不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不知。宋.陳師道〈河上〉詩:「還家慰兒女,歸路不應長。」宋.陳德武〈憶秦娥.疏簾揭〉詞:「娟娟月,不應何恨,照人離別。」
穀馬礪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穀,以穀餵馬。礪,磨利。「穀馬礪兵」猶「厲兵秣馬」。見「厲兵秣馬」條。01.宋.陳師道〈贈張文潛〉詩:「秋來待試丞相府,穀馬礪兵吾甚武。」 
設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設置宴席請客。《三國演義》第三回:「卓乃於省中設宴,會集公卿。」《五代史平話.梁史.卷上》:「巢受命大喜,按桑門劍誓師道:『今日之事皆賴諸君同心戮力,共成伯業。』宰牛設宴。」
江西詩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宋朝文學流派。北宋末,呂本中作江西詩社宗派圖,自黃庭堅以下,列陳師道、潘大臨等二十五人,以為法嗣。因黃庭堅為江西人,影響最大,故稱為江西詩派。詩風奇崛,崇尚瘦硬風格,講求字字有來處,造句調聲,都依成法。
楊萬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初模仿江西詩派,後則棄之而另闢蹊徑。他在《荊溪集自序》自述:「余之詩,始學江西諸君子,既又學後山(陳師道)五字律,既又學半山老人(王安石)七字絕句,晚乃學絕句於唐人。……戊戌作詩,忽若有悟,於是辭謝唐人及王、陳、江西諸君子皆不敢學,而後欣如也。」終於自成一家,即嚴羽《滄浪詩話》所謂「誠齋體」,「誠齋體」的特點之一,是富於幽默詼諧、活潑自然,一反「江西詩派」的生硬槎椏。此對當時詩壇風氣之轉變,頗起作用。 錢鍾書《宋詩選注》說「在當時,楊萬里卻是詩歌轉變的主要樞紐」。著作有《誠齋集》傳世,一生作詩兩萬多首,存詩四千二百餘首,...
爛漫天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天真爛漫」之典源,提供參考。 #宋.龔開〈高馬小兒圖〉詩(據元.吳師道《吳禮部詩話》引)1>華驄料肥九分臕,童子身長五尺饒。青絲鞚短金勒緊,春風去去人馬驍。莫作尋常廝養看,沙陀義兒皆好漢。此兒此馬俱可憐2>,馬方三齒兒未冠3>。天真爛熳好容儀,楚楚4>衣裝無不宜。豈比五陵年少輩,胭脂坡下鬥輕肥。四海風塵雖已息,人材自少當愛惜。如此小兒如此馬,它日應須萬人敵。老夫出無驢可騎,乃有此馬騎此兒。呼兒回頭為小駐,停鞭聽我新吟詩。兒不回頭馬行疾,老夫對之空嘖嘖。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宋.岳珂《寶真齋法書贊.卷五.張長史春草三帖跋》。 (2) 可憐:惹人喜愛。 (3) 未冠:未成...
言笑不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不苟言笑」。見「不苟言笑」條。01.《初刻拍案驚奇》卷六:「美名一時無比,卻又資性貞淑,言笑不苟,極是一個有正經的婦人。」02.《二刻拍案驚奇》卷二:「妙觀亦以師道自尊,妝模做樣,儘自矜持,言笑不苟。」
網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魚網的孔。宋.陳師道〈次韻蘇公西湖徙魚〉詩三首之二:「寧容網目漏吞舟,誰能烹鮮作苛碎。」
講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講論古理。唐.柳宗元〈答嚴厚輿論師道書〉:「言道講古,窮文辭以為師。」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