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0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安貧樂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如修道行德,順應天地間的自然法則,那麼不必有什麼作為,萬事萬物便自然合於仁義了。……真正的聖賢之人,應該順其自然,安於任何處境,即使貧困,也信守天道,不因求取額外的欲望或私利而損害了生機,當然也不會任意索求而違逆正道。」其實道家的中心思想便是自然無為。文子所揭示的即此理念,所以要人安於現況,即使貧困,也能樂於信守正道,不作他想,也就是所謂的「安貧樂道」了。後來「安貧樂道」演變為一句成語,用來比喻能安於貧困的處境,並仍以信守道義為樂。
指日可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久即可實現。[例]工程的進度一直在掌控之中,如期完成應該是指日可待的。
滿腹經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腹心事」等,用法也是一樣的。但是這些語詞的結構都是「滿腹」後加名詞性詞組,所以「滿腹經綸」的「經綸」應該也是由規劃、治理的動詞性轉化為名詞性,是「滿腹經綸之才」的意思。有人以為這句成語的典源出自於《易經.屯卦.象》:「〈象〉曰:『雲雷,屯。君子以經綸。』」孔子為解說《易經》,曾經寫過《十翼》,翼就是輔助說明的意思,〈象辭〉是其中的一種,用來闡解卦象所蘊涵的人事道理。〈屯卦〉是由「震下坎上」組成:〈震卦〉在下,象徵雷;〈坎卦〉在上,象徵水。水在雷上,未能成雨,所以有了屯難之象,但是雷聲過後,就會雲行雨施了。這種現象有如許多事情剛開始,所遭遇到的困難情況一樣,等到困難解決後,進展就會順當了。所以孔...
養精蓄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未可復動。且待半年,養精蓄銳,劉表、孫權可一鼓而下也。」文中之「養精蓄銳」即是指大軍才剛打仗回來,應該好好保養精神,積蓄力量,待恢復生氣後再戰。
厲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嚴重。[例]你燒得這麼厲害,應該趕緊去看醫生!
摩肩接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堅決不走小門進去。他面對這種情形也不發怒,只說:「出使狗國自然從狗門進入,但出使楚國這樣的大國,不應該走小門吧?」接待人員聽了馬上開大門讓晏嬰進去。到了楚王面前,楚王見到晏嬰這樣短小,不禁問他說:「齊國難道沒人了嗎?只能派你來。」晏嬰說:「齊國人口眾多,怎麼會沒人呢?」楚王又問:「那為何要派你來?」晏嬰說:「齊國任命使節都是看那國國君是否賢德,賢使就會被派到有賢君的國家,不肖使節就會被派到不肖的國家。齊國就屬我最不肖,所以被派來楚國。」這個故事表現出晏嬰人小志高的氣魄,運用他超人的智慧,反擊別人給他的汙辱。典源文章中晏嬰連續使用「張袂成陰,揮汗成雨,比肩繼踵」三個意象形容齊國人口眾多,人才濟...
百步穿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蘇厲是戰國謀士。有一次,他聽說秦國大將白起即將帶兵攻打魏國都城大梁,就對周王說:「白起曾經打敗了韓、魏、趙等國,並且殺害魏國將領,攻占了許多土地。現在他又要出兵攻打大梁,大梁一旦被攻下,周王室就會面臨危險,您應該想辦法阻止。」於是建議周王派人前往秦國去對白起說:「以前楚國有一個名叫養由基的人,善於射箭。在距離柳樹一百步的地方射擊,射出一百支箭,每一箭都能射中柳葉,一旁觀看的人都誇讚射得很好。但是有一個路過的人,卻說:『的確射得很好,但是可以再教導他射箭的方法。』養由基聽了,就說:『大家都說我射得很好,你卻說可以教導我,那你為何不代替我射那柳葉呢?』那個人說:『我不能教導你伸左臂、屈右臂的射箭本...
終南捷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您要隱居,那裡就是個好地方,何必捨近求遠呢!」司馬承禎知道盧藏用的過去,於是回答:「依我看,那裡應該是求官的捷徑吧!」盧藏用聽出他話中的譏刺意味,不由得感到非常的羞愧。後來這個故事被濃縮成「終南捷徑」,用來比喻可以達到求官、求名、求利的便捷途徑。
肝膽相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近義:披肝瀝膽,坦誠相待,推心置腹,推誠相與反義:鉤心鬥角,各懷鬼胎,虛情假意,爾虞我詐辨似: 「肝膽相照」及「披肝瀝膽」都有對人赤誠,以真心相待的意思。 「肝膽相照」側重於坦誠,並常用在兩人之間的關係;「披肝瀝膽」側重於忠貞,可用於個人對團體、國家等單向的付出。 肝膽相照 披肝瀝膽 辨似例句 ○ ㄨ 他是我~的至交,我絕對信得過。 ㄨ ○ 每個國民都應該為國家~,誓死效忠!
雙向細目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為一測驗的架構藍圖。描述了一份測驗中所應該包含的內容,以及所評量到的能力,同時也是命題的依據。以教學目標(知識、理解、應用、分析、綜合、評鑑)和學習內容為兩個軸,分別說明各項評量目標。其用途在於幫助命題者釐清教學目標和學習內容的關係,以確保測驗能反映教材的內容,並能夠真正評量到預期的學習結果。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