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75.361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玻璃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照相製版。為複製圖畫或照片所使用的印刷版。十九世紀中期由德國人亞伯特發明。製版時,將陰片覆蓋在塗有重鉻酸鉀盛光膠的厚玻璃上,進行曝光,再浸入溫水中沖洗即成。屬平版印刷,只能印黑白。因需靠手工製版,成本較高,但成品十分精細,多用於印刷美術品,手跡和重要文獻,今少有人使用。也稱為「珂羅版」、「阿膠版」。
加工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成品或半成品再加以製造,使它成為更新、更精美、更符合消費者需要的工業。
鐵合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鐵與其他金屬構成的合金,如錳鐵、矽鐵、鉻鐵、鎢鐵、鉬鐵等。脆性高,單獨難製成品,卻是製作合金鋼的主要原料。也稱為「合金鐵」。
發表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宣布成品或見解於世的活動。如作品發表會、政見發表會。
印刷電路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一片已敷好銅的塑膠板上,繪上欲實現的電路,再利用化學藥劑洗去未經塗畫的部分,而在板上形成的電路。英文縮寫為PCB。一般成品的版子上除聯結的線路外,尚包括電晶體、電阻、電容、二極體、積體電路等。廣泛被使用在如電腦、電視機、電話等各式電器用品。
著作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自己的思想、意見和技能所創作的成品。包括文學、圖畫、雕刻、照片、模型、音樂、電影等。
皮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皮革工藝。利用皮革的延展性、伸縮性、可塑性等,透過敲、拉、捺、壓、扭、捏等技巧,將平面的皮革,塑成立體作品,再上色渲染,完成成品
塑性加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利用物體的塑形變性製出各種形狀的成品。相對於切削加工而言。如輥軋、擠製、抽拉、鍛造、板金工作等。
潘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北宋元豐前後時人,善製墨,成品清香澈骨。又精於鑒別,傳說只要用手觸摸,便能辨墨真偽。
坯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陶瓷器用原料製成初形,而尚未入窯燒過的半成品
2.半成品。如:「陶坯子」。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