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3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21.893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它山之石,可以為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別座山上的石頭,可以取來製作治玉的磨石。語出《詩經.小雅.鶴鳴》:「它山之石,可以為錯……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指別國的賢才可以用來治理本國。後比喻借助外力,改正自己的缺失。如:「它山之石,可以為錯。韓國能把漢江整治成功,他們的經驗,正可以讓我們在整治淡水河上作參考。」也作「他山攻錯」、「他山之攻」、「他山之石」、「他山之石,可以攻錯」。
積重難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長期累積成的不良習慣與弊病,難以改正。※語或出明.張居正〈陳六事疏〉。 △「根深蒂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修正、改正。如:「刊誤」、「刊定」。《晉書.卷三八.文六王傳.齊王攸傳》:「就人借書,必手刊其謬,然後反之。」
校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考查改正。如:「戶口校正」。
正本清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從根本、源頭上改正清除。指澈底解決問題而言。[例]解決青少年問題的正本清源之道必須家庭與學校教育雙管齊下。
知錯能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知道過錯而能改正。如:「知錯能改,善莫大焉。」
他山之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借助外力,改正自己的缺失。參見「它山之石,可以為錯」條。唐.楊烱〈唐昭武校尉曹君神道碑〉:「託無愧之銘,跋涉載勞於千仞,訪他山之石,東西向踰萬里。」
勘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訂正、改正、校正
痛改前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澈底改正以往的過錯。《大宋宣和遺事.亨集》:「陛下倘信微臣之言,痛改前非,則如宣王因庭燎之箴而勤政,漢武帝悔輪臺之失而罷兵,宗社之幸也。」《鏡花緣》第一四回:「色隨心變,只要痛改前非,一心向善,雲的顏色也就隨心變換。」也作「痛滌前非」。
規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善言勸誡。《文明小史》第五九回:「鄒紹衍是個熱心人,見沖天砲維新習氣過深,時時想要勸化他,常於閒談的時候乘機規勸。」也作「規諫」。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