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6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84.083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循循善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孔子是春秋魯國陬邑人,魯定公時為大司寇,魯國大治。後因政治理念與權臣季桓子不合,周遊列國十三年,卻未受到其他國君的重用,返回魯國,致力於古代典籍的整理。孔子秉持「有教無類」的精神,開平民教育的先河,有弟子三千人,顏淵是其中最賢能特出的一位。孔門後學記錄孔子應答弟子、時人以及弟子間的問答之語,而成《論語》一書,其中可見孔子思想的綱領,及治學的方式。〈子罕〉篇載,顏淵感嘆道:「老師善於誘導人循序漸進地為學向善,他讓我廣求學問,行為合於禮。使我想停止,都停不下來。我已用盡我的才能去做,但老師如樹立新的目標,又高遠非凡,我雖想逐步追隨,也沒法辦到。」說明孔子的學問博大精深,而且注重教學方法,按著每個人...
曲突徙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霍氏在西漢時期是一個政治勢力十分龐大的家族,霍去病是漢武帝相當倚重的討伐匈奴大將,同父異母弟的霍光同時也備受武帝信任,並曾受遺詔輔佐少主昭帝,後又議立宣帝繼位,其女甚且成了宣帝的皇后,前後秉政近二十年,一手掌握朝中大權,連皇帝都要敬畏三分。霍光死後,霍氏家族更是專恣驕奢。大臣徐福深恐霍氏造反,便上書宣帝,建議壓抑霍氏,以免後患。不過當時宣帝並沒有採納他的意見。後來霍氏果然因陰謀造反遭到滅族,所有鎮壓有功的人都受到獎賞,只有徐福沒有得到任何表揚。有人便替徐福打抱不平,上書給皇帝說:「有一戶人家的灶,煙囪是直的,旁邊又堆著柴火。客人看見了,便勸那家的主人把煙囪改成彎的,然後把柴火移開,以免發生火災...
門可羅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漢朝翟公官居廷尉時賓客盈門,失官後門前冷落,可張網捕雀。見《史記.卷一二○.汲黯傳》。後用來形容做官的人從擁有權勢到離開政治中心後門庭冷落、賓客稀少的景況。也作「門可羅爵」、「門可張羅」、「門前雀羅」。
助紂為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周武王討伐紂王後,將宮殿中的后妃佳麗釋放,不繼續紂王殘暴、不合理的政策。而晉武帝司馬炎在稱帝後,雖然政治清明,天下太平,但卻在平定吳國孫皓後,一併接收了吳國五千名的佳麗,這樣的作為是犯了和孫皓同樣的錯誤。後來「助紂為虐」被用來比喻協助壞人做壞事。另外,夏朝也有一個暴君叫桀,所以這個成語或者說做「助桀為虐」,但以「助紂為虐」較為常用。如《史記.卷五五.留侯世家》就是使用「助桀為虐」一詞,記載秦朝末年劉邦起兵反秦,看到咸陽宮殿的富麗堂皇,想要留住在宮裡。張良勸諫他:「現在才剛打敗秦朝,就想要享受秦宮奢侈的生活,這就是所謂的『助桀為虐』,在幫助壞人做壞事。怎能獲得民心,平定天下。」劉邦聽了頓時覺悟,...
優柔寡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優柔寡斷」原作「柔茹寡斷」,典源出自《韓非子.亡徵》。〈亡徵〉篇,顧名思義就是滅亡的徵象,韓非在這篇中所論述的是國家將要滅亡的徵兆和跡象,他從政治、經濟、文化、軍事、外交等各方面深入考察,從中識別徵兆,分析導致亡國的原因,多達四十餘條,這是他總結歷代治亂興亡的結果。一個國家,如果君主的權力、領土小,而諸侯、大夫們的權力、封地大,那就可能滅亡。忽視法律禁令而致力於權謀智計,荒廢內政,必須倚靠外援的國家,可能滅亡。官吏喜好研究私家學術,貴族子弟們愛好爭論是非,商人在國外屯積財貨,而人民卻在國內忍受窮困的國家,可能滅亡。喜好修建宮室臺榭,經常勞動百姓、消耗財物的國家,可能滅亡。講求祭祀鬼神、迷信卜...
南柯一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載,風化廣被,百姓歌謠,建功德碑,立生祠宇。王甚重之,賜食邑,錫爵位14>,居臺輔15>。周、田皆以政治著聞,遞遷大位。生有五男二女。男以門蔭16>授官,女亦娉於王族,榮耀顯赫,一時之盛,代莫比之。……是月,司憲周弁疽發背,卒。生妻公主遘疾,旬日17>又薨18>。生因請罷郡,護喪赴國。王許之。便以司農田子華行南柯太守事。……生自恃守郡多年,曾無敗政,流言怨悖,鬱鬱不樂。王亦知之,因命生曰:「姻親二十餘年,不幸小女夭枉,不得與君子偕老,良用痛傷。」夫人因留孫自鞠育19>之。又謂生曰:「卿離家多時,可暫歸本里,一見親族。諸孫留此,無以為念。後三年,當令迎生。」生曰:「此乃家矣,何更歸焉?」王笑曰:...
Marcia的四類認同狀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前言2 四種狀態3 關鍵字4 參考書目 前言James Marcia(1991)以艾瑞克森的理論為基礎,透過與青年的深入晤談,發現青年有四種認同狀態。這些狀態反映青年願意為某宗教、政治價值、和未來職業獻身(commitment)的程度。 四種狀態這些狀態敘述如下:1. 早閉型認同(foreclosure):處於早閉型認同的個體從未經歷過認同危機。他們過早建立認同,而且此認同是以他們父母的選擇為基礎,而非來自自己的選擇。他們已決定獻身於某職業和意識型態。但這種投入只是基於他們父母或權威人物的評估,而非來自自主的自我...
洛陽紙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著作風行一時,流傳甚廣。典出《晉書.卷九十二.文苑傳.左思傳》。[例]那本描寫政治人物心路歷程的書甫出版,一時洛陽紙貴,供不應求。
肆無忌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禮記》是儒家典籍之一,由漢朝戴聖所輯,為十三經之一,內容多是孔子的弟子及後學所記。書中所記載的,都是上古時期的禮俗儀式和儒家理想中的政治制度。在《禮記.中庸》中,孔子說君子有德行,經常奉行中庸之道,行事不偏不倚,既不會太過,也不會不及;小人則反其道而行,任意妄為,沒有任何忌憚。後來「肆無忌憚」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人恣意妄為,毫無顧忌。
弦歌不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政治清明,禮樂教化普及。如:「堯、舜時,物產豐饒,弦歌不輟,其政績為後代皇帝奉為圭臬。」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