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972.2438 ms
共 85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入不敷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入不敷出」,指收入不夠支出。出現這句成語的文獻如清朱彝尊的《竹垞詩話.卷下.臣士下.倪嘉慶》中,在明朝崇禎年間,邊患紛擾,流賊頻仍,戰事紛起十餘年。加上北方大旱,百姓無以為生,當然也就無力納稅,國家的支出多於收入,歲額缺至二百三十餘萬,國庫漸漸空虛。倪嘉慶是管理賦稅的長才,他針對財政空虛的問題,對崇禎皇帝提出非常切要的建言,無奈不被接受,後竟導致明亡。朱彝尊認為,如果當時崇禎皇帝能夠採納倪嘉慶的建言,也許明朝就能延緩滅亡的命運,實在是非常可惜。後來「入不敷出」可能就是出自此處,用來指收入不夠支出。
|
移情與反移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定義2 移情3 反移情4 關鍵字5 參考文獻 定義兩者同為精神分析學派的重要概念,是指過去被屏除在意識之外的經驗和人際互動,轉移到當前的人際關係上。Gladding(2006)補充道:「移情發生於個人現在無意識地重演已被遺忘的兒時(childhood)記憶與壓抑的潛意識幻想。」 移情移情與個人過去的成長史、經驗和當前的需求狀態有關。個案把在諮商中被引發的過去強烈情感投射在治療師身上,認為治療師的想法和行動就和過去的某人一樣,因而對諮商師產生不切實際的想法,甚至對治療師做出不恰當的行為。相反地,一位訓練有素的治療師...
|
如魚得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如魚得水」是一句來自於生活體驗的成語。魚是無法離開水生活的,所以將魚放入水中,才能得其所哉。這句成語可以用作許多比喻:例如用魚於水中之姿來比喻用筆之法的靈活,秦代李斯〈用筆法〉就有「如游魚得水」的說法。這可能是文獻上較早出現的用法。也可以用魚和水的兩相契合,來比喻得到與自己志同道合的人或適合自己發展的環境。例如三國時代,劉備得到孔明相助,就說自己「猶魚之有水」,見於《三國志.卷三五.蜀書.諸葛亮傳》。另外也可以用魚和水的親密關係,來比喻人和人的關係極為親密。例如《喻世明言.第三卷.新橋市韓五賣春情》中,說及兩位主角「如魚得水,似漆投膠」。這種用法經常指的是男女情愛之事。
|
驚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概說2 發音3 夾鐘之音4 性質5 驚蟄神6 與「驚蟄」有關的俗諺7 關鍵字8 參考文獻 概說陽曆約在三月(農曆二月),以動物生態命名,意指石縫或土裡的動物昆蟲因春雷而驚醒。經過中國古代天文學家依太陽投射於晷針上影子的消長,及觀察氣象的變化,歷經經年累月、長久的精密推算,制定了二十四節氣。一年二十四個節氣中第三個節氣為「驚蟄」。 發音在元宵燈謎中有題「蜘蛛爬竹竿」,謎底是「驚蟄」,理由為蜘蛛沿著竹竿事必直走,因此事「走直」,而「驚蟄」的台語發音恰如「走直」的台語發音一樣,因此得題。 夾鐘之音中國古代用八卦中十二辟...
|
雪中送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可憫。從這些故事來看,「雪中送炭」常用來比喻在別人急困的時候,伸以援手的意思。比宋代這些資料還要早的文獻,可以找到唐代德行禪師的《四字經》,裡頭就有「雪裡送炭」的說法。這句成語常和「錦上添花」一起用,也可一併參考。後來「雪中送炭」這句成語可能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在人艱困危急之時,給予適時的援助。
|
兢兢業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書經.皋陶謨》是記載,皋陶(ㄧㄠˊ)和帝舜、禹等謀議國事的重要文獻。典源這裡所節錄的是皋陶對以德治國這個理念的看法。除了使政事的運作合乎天道運行之外,皋陶認為,有封地的諸侯不能沉湎於逸樂貪欲之中,應該以戒慎恐懼、認真小心的態度,處理日益繁多的政務。後來「兢兢業業」被用來形容戒慎恐懼,認真負責的樣子。
|
孤注一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孤注一擲」原是一種賭博的行為。賭徒輸錢後,將身上所剩的財物通通拿出來,賭最後一把的輸贏,就叫作「孤注一擲」。文獻上,「孤注」一語可以在宋代司馬光《涑水記聞》卷六記載的一段話中看到。這段記載提到了宋真宗時,因為契丹人入侵,宰相寇準建議真宗御駕親征。雙方會戰於距首都汴京三百里外之澶(ㄔㄢˊ)淵,宋戰勝遼國,並於澶淵定盟和解。真宗為此事更加器重寇準,卻引起大臣王欽若的嫉妒。王欽若有一次趁機向真宗說:「澶淵一戰,寇準是拿皇上當作孤注,和契丹人賭最後一把。萬一賭輸了,皇上豈不是就危險了?」這裡就用了「孤注」。至於「一擲」,出現得更早。在《晉書.卷八五.何無忌列傳》中,提到何無忌聯合劉裕等人,起兵征伐桓...
|
爐火純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為是道家煉丹完成時,爐火發出純青火燄,由此延伸而用來比喻學問、技術、功夫到達精純完美的境地。比較早的文獻證據是唐代孫思邈所寫的一首四言詩,收錄在《全唐詩》中。孫氏通百家、陰陽、醫學之術,他這首詩主要是描述煉丹的過程。詩中大意是說:煉丹時,將鉛汞置入丹鼎中,點燃爐火。紅光烈火,所冒之煙,已無黑色,火燄變成純正的藍光。許多成語典以為孫思邈這裡說的就是煉丹完成時的「爐火純青」現象。如果探究全詩,下文有「紫色內達,赤芒外射」的說法。根據《雲笈七籤.卷六九.第七返玄真絳靈砂篇》所云丹砂煉成金丹,有七個層次,叫做「七返」。「返」就是「還」,丹砂煉後返還成金,所以叫做「返」。其中第七返「玄真絳霞砂」,在鼎中...
|
滔滔不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遺逸列傳二.傅山》:「山常賣藥四方,與眉共挽一車,暮抵逆旅,篝燈課經,力學,繼父志。與客談中州文獻,滔滔不盡。 」 參考詞語︰滔滔不斷注音︰ㄊㄠ ㄊㄠ ㄅㄨˋ ㄉㄨㄢˋ漢語拼音︰tāo tāo bù duàn釋義︰猶「滔滔不絕」。見「滔滔不絕」條。
01.《三俠五義.第五回》:「他姓甚名誰,家住那裡,他家有何人,作何生理,怎麼遇害,是誰害的,滔滔不斷說了一回,清清楚楚。」
02.《鏡花緣.第八六回》:「常聽人說亭亭姐姐腹中淵博,我故意弄這冷題目問他一聲,果然滔滔不斷,竟說出一大篇來。」
|
義不容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義不容辭」的意思就是說道義上不容許推辭。這句成語常用在對需要自己出力協助的事情,因道義責任,不容自己推卸的情況。比較早的文獻資料,見於唐代岑文本所撰的〈唐故特進尚書右僕射上柱國虞恭公溫公碑〉,碑文中有「夫顯微闡幽,義不容辭」兩句,意思是說彰顯隱微的功德,是作者在道義上不容推卸的事。在《三國演義》第五八回中提到曹操集結三十萬大軍南下報赤壁之仇,孫權召請諸將來商議對策,其中張昭建議派魯肅前去荊州找劉備合作,因為「子敬有恩於玄德,其言必從;且玄德既為東吳之婿,亦義不容辭」。原來劉備當時和東吳的許多事,多虧魯肅(子敬)從中穿梭幫忙,加上因為周瑜弄巧成拙,讓劉備娶了孫權的妹妹。本來孫劉兩家各懷鬼胎,這...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