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0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37.357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緋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感情、婚姻方面的傳聞。如:「讀者們對明星的緋聞最感興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與「大」相對:(1)體積、數量、力量等方面不大的。如:「小城」、「小人物」。《荀子.勸學》:「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唐.韓愈〈原道〉:「坐井而觀天,曰:『天小者,非天小也。』」(2)年輕、幼稚的。如:「年紀小」、「小伙子」。《晉書.九二.文苑傳.趙至傳》:「我小,未能榮養。」(3)排行最後或地位較低的。如:「小官」、「這兩位是我二弟和小妹。」、「小妹!請你把帳單拿過來。」(4)對自己或與自己有關的人事物的謙稱。如:「恕小民直言。」、「小的不敢!」、「小店」、「小兒」。
迥然不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四個要素。他認為「意」、「味」可以學而致之,至於「氣」之強弱及「韻」之高下,則是屬於作家氣質和秉性方面的因素,不可強求。在其著作《歲寒堂詩話》卷上提到,曹植、陶淵明、李白、韓愈及杜甫在這四個要素中各有其優越之處,為他人所不及。自古以來,文章的形式、內容差異很大,甚至完全不同,但鍾嶸的《詩品》以古詩為歷代詩作中的第一,曹植的詩作次之,這樣的見解確實有其理由。因為古詩可視為後代各家詩風的源頭,而曹子建詩風最近古詩。張戒在原文中就用了「文章古今迥然不同」一語。後來「迥然不同」的成語可能由此演變而出。
著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文字描繪、陳述。[例]這篇旅遊介紹側重遊覽路線,其他方面著墨不多。
十三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歌謠,“雅”為西周王畿的正聲雅樂,“頌”為上層社會宗廟祭祀的舞曲歌辭。此書廣泛地反映了當時社會生活各方面,被譽為古代社會的人生百科全書,對後世影響深遠。漢時有魯、齊、韓三家言《詩》,後來又有毛《詩》。只有《毛詩》流傳至今。 尚書《尚書》古時稱《書》,是記言記事的簡冊泛稱,主要記載帝王言論及活動。到孔子時代,《書》大約只殘存百余篇,諸子百家多有引用,孔子作了整理。秦朝時民間所藏的《書》基本上被焚毀,國家所藏的《書》也毀於戰火。漢文帝時,秦朝博士伏生講授保存下來的28篇《尚書》,用當時通行的隸書寫成,稱為《今文尚書》。《尚書...
路不拾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品,大家都不會把它撿起來據為己有,人民對於不應得的東西,也不會任意地攫取,形成良好的社會風氣。在軍政方面,國家軍備也顯得十分強大,諸侯各國因此都很畏懼秦國。後來「路不拾遺」這個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於形容社會風氣良好。「路不拾遺」的實際例子,分別在《韓非子.內儲說下》及《韓非子.外儲說左上》有記載:孔子在魯國的時候,把魯國治理得很好。春秋時鄭國的子產當了五年宰相,也把國家治理得很好。二者都讓國家出現了「道不拾遺」的太平景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記載。如:「紀錄」、「紀實」、「紀要」。
古代以十二年為一紀,今以百年為一世紀。如:「他的理論堪稱為本世紀最大的發明。」
年歲。如:「年紀」。
治理、綜理。如:「經紀」。
法度、準則。如:「紀律」、「風紀」、「綱紀」、「違法亂紀」。
本紀的簡稱。為史書紀傳體體例之一,專記古代帝王的行蹟。如:「五帝紀」、「項羽本紀」。
地質年代分期的單位。如:「寒武紀」、「侏羅紀」。
紀念:思念不忘。如:「青年節的制定,乃是為了紀念黃花岡七十二烈士。」
才疏學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1.出處2 2.語譯3 3.故事內容4 4.相似相反詞4.1 相似詞4.2 相反詞5 5.例句 1.出處《老殘遊記》第六回:「一則深知自己才疏學淺,不稱揄揚。」 2.語譯疏:淺薄。謙稱自己的才能、學識都非常空疏淺薄。 3.故事內容無 4.相似相反詞 相似詞不學無術、志大才疏、粗通文墨。 相反詞七步之才、才高八斗、博學多文、學富五車。 5.例句他從事法律工作二十年,是這方面的專才,卻一再謙稱自己才疏學淺,不足以擔任此重任。
通宵達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剛。在位初期,留心國事,勵精圖治,改定律令,提倡儒學,重用漢人,使魏晉以來的刑律削繁就簡。在對外用兵方面,連連征戰勝利,威振戎夏。然而在位後期,卻以功業自矜,導致生活縱酒淫亂,殘暴昏狂。常常飲酒、歌舞而從不停止,從早上到晚上,再從夜晚到天明。有時甚至做出不合國君身分的動作,袒露形體,穿著胡服,披散著頭髮,生活極為奢靡。他不再留心於治理國事,又大事營造宮室,修建長城,以致於舉國騷擾,人民為賦役所苦,負擔沉重,政治紛亂。後來「通宵達旦」這句成語可能就從《北齊書.卷四.文宣帝紀》的「從旦通宵」演變而出,用來指一整夜到天亮,亦用來形容徹夜地工作。
動態評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這樣的循環歷程。並利用「最近發展區」的概念,分別從學習能力、保持能力(保留所學、不遺忘)與遷移能力三方面來評估受試者的能力。施測者透過試探性的協助,去了解受試者這三方面的水準;並評估如果要提升這三方面的能力到某一個水準,需要給予多少協助量,藉以作為區辨個別差異,提供診斷處方的依據。故在動態評量時,受試者答題時可與施測者間有大量的互動,這份互動是歷程、診斷,更是協助導向,可了解...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