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28.144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不問青紅白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能辨別顏色。比喻人不辨是非曲直,魯莽做事。《清平山堂話本.快嘴李翠蓮記》:「今日親家初走到,就把話兒來訴告,不問青紅與白皁,一迷將奴胡廝鬧。」也作「不分皁白」。
撥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撥,枉。正,直。撥正比喻曲直。《楚辭.屈原.九章.懷沙》:「巧倕不斲兮,孰察其撥正?」
傾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加害他人。《宋史.卷三三九.蘇轍傳》:「及勢鈞力敵,則傾陷安石,甚于仇讎。」《五代史平話.唐史.卷下》:「吾兒為姦黨傾陷,未明曲直。」
並作威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作威作福」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作威作福」原作「作福作威」。周武王滅殷朝後二年,前往拜訪箕子,請教如何制定為政的基本規範。箕子回答一共有九類大法,分別是:五行、敬用五事、農用八政、協用五紀、建用皇極、乂用三德、明用稽疑、念用庶徵、嚮用五福,威用六極。其中第六類的「三德」,一是正人的曲直,二是剛強能立事,三是和柔能治,用這三種德行來治理人民。只有君主擁有賞賜臣下、使用刑罰、享受美食的權利。臣子則沒有這些權利,否則將會給家裡帶來災禍,還會危及國家安全。箕子所說的這段話見載於《書經.洪範》,後來「作威作福」這句成語,就從原文「臣無有作福、作威」演變而出,用來指仗著權勢欺壓別人。
規矩不能方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本《孟子.離婁上》:「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員」。後反用其意,即使規矩也不能校正方圓。比喻意志堅定,不可改變。《淮南子.原道》:「士有一定之論,女有不易之行。規矩不能方圓,鉤繩不能曲直。」
這其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這個事物或事件的中間。如:「這其間的是非曲直就非你我所能知道了。」
判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決斷是非曲直。《後漢書.卷六二.荀韓鍾陳列傳.陳寔》:「寔在鄉閭,平心率物,其有爭訟,輒求判正,曉譬曲直,退無怨者。」四庫全書本.明.凌廸知《萬姓統譜.卷三二.下平聲.曹姓》:「性資聰敏,處事果決,鄉里曲直,悉求判正。」
牒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訴訟文辭。《文選.孔稚珪.北山移文》:「敲扑諠囂犯其慮,牒訴倥傯裝其懷。」《宋史.卷四三九.文苑傳.何承裕傳》:「每覽牒訴,必戲判以喻曲直,訴者多心伏引去。」
剖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判斷事物的是非曲直。《北史.卷七四.列傳.楊汪》:「汪明習法令,果於剖斷,當時號為稱職。」《三國演義》第一○九回:「須臾,群臣奏事,司馬師俱自剖斷,並不啟奏魏主。」
作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發酸。《書經.洪範》:「炎上作苦,曲直作酸。」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