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807.160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切骨銘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刻骨銘心」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這篇〈上安州李長史書〉是唐代詩人李白,在安州遊歷時寫給李(京之)長史自我推薦的書信,期望得到賞識而受到任用。在這之前,李白曾經得罪李長史,但李長史原諒了他,所以在書信中,他引用《世說新語.政事》:晉代王承任東海郡太守時,有一個人因為在老師家讀書讀到太晚,回家時犯了宵禁,王承就說:「鞭打像甯越一樣勤學的人來樹立威名,恐怕不是治理政事的根本之道。」於是派人送他回家。李白以這則故事來讚揚李長史的寬宏大量,並且表明會將李長史的恩德刻在骨頭,記在心上。後來「刻骨銘心」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感受深刻,難以忘懷。
教師影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間接的影響或學生中心的談話。所謂直接影響,係指教師以直接的語言,如講述事實與意見、指示或命令、批評或樹立權威等;所謂間接影響,則指教師以接受學生的感受、接納學生的觀念、讚美或鼓勵學生提出問題。研究結果顯示,在教師的「直接影響」之下,學生是被動的,甚少機會和班級對話,對於教師的談話只是做消極的反應,甚至表現靜默或困惑,因,班級氣氛是屬於消極的、沉悶的;而在教師「間接影響」之下,學生是主動的,具有許多和班級對話的機會,對於老師的談話做出積極的回應,是以,班級氣氛是屬於積極活潑的(鄭詩釧,民87;20-21)。從Flander...
矯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為求樹立高尚的名聲,言行乃超越常情。《晉書.卷九八.王敦傳》:「敦務自矯厲,雅尚清談,口不言財色。」晉.陶淵明〈歸去來辭.序〉:「質性自然,非矯厲所得。」
打下馬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官吏剛下馬到任時,即大施威勢,部屬若有藉口違牾,即加以責打。後用以形容官吏初上任即借故為難部屬,使人畏懼,以樹立權威。《福惠全書.卷二八.郵政部.總論》:「一日總河下班書吏,挾紙牌乘傳至,先命一夫馳馬執棒而來,名曰『巴棍』,……遂執所攜巴棍而毒毆之,名曰:『打下馬威』。」
旌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古代帝王出巡,在所住的帳幕前樹立旗幟為門,稱為「旌門」。周禮.天官.掌舍:「為帷宮,設旌門。」文選.顏延之.三月三日曲水詩序:「旌門洞立,延帷接枑。」
2.舊時朝廷為忠孝節義的人樹立牌坊,或頒賜匾額,懸掛門上,以示表彰,稱為「旌門」。唐.韓愈〈鄠人對〉:「苟有合孝之道,又不當旌門,蓋生人之所宜為,曷足為異乎?」
立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樹立典範以教導人。《文選.孔安國.尚書序》:「翦截浮辭,舉其宏綱,撮其機要。足以垂世立教。」
兵連眾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兵連禍結」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據《漢書.卷九四.匈奴傳下》載,王莽篡漢初期,匈奴因不服而發難。王莽為了樹立威信,打算以三十萬人,三百天份的糧食,討伐匈奴。將軍嚴尤上書勸諫說:「匈奴為害中國,從周朝、秦朝,一直到漢朝,已經很久了。漢武帝討伐匈奴,戰爭災禍連續不斷,拖延了三十餘年,造成國力疲耗,匈奴才因此受到懲治而心生畏懼。如今天下才剛底定,民力尚未恢復,如果現在還要開戰,實在是不堪負荷。」後來原文中的「兵連禍結」被摘出成一句成語,用來指戰爭持續不斷,災禍接連而來。
標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標舉樹立,可為典範。《新唐書.卷一一二.王義方傳》:「淹究經術,性謇特,高自標樹。」
伊科戰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西元一九九○年八月二日,伊拉克入侵科威特,意圖推翻科威特政權,實質掌握科國油權,並樹立起伊國於阿拉伯國家中強權的地位。英、美等國及阿拉伯世界對伊此舉皆曾提出強烈抗議。並由美國為首組成二十八國聯軍,進駐沙科邊界,以防伊拉克進一步之侵略。經多次外交斡旋失敗後,一九九一年一月十六日清晨,多國聯軍遂執行聯合國決議,開始進攻科威特境內和伊拉克本土的伊國軍隊,逼其撤出科境。
龍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動物名。環節動物門多毛綱著生目龍介科。體圓長,前端有赤色的鰓絲及觸手、鰓絲所變的管蓋,下端被石灰質或膜質的彎管。體長約六至九公分,棲於海濱水線間,常以彎管末端樹立於岩礁上。鰓絲在水中搖動情形猶如一盛開的花朵,色彩燦爛。遇外敵時,身體可縮入管內,並以管蓋封閉管口以確保安全。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