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7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梁實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生平:2 著作:3 評價:4 資料來源5 責任編輯 生平:梁實秋(1903年1月-1987年11月3日),號均默,原名梁治華,字實秋,筆名子佳、秋郎,程淑等,中國著名的散文家、學者、文學批評家、翻譯家,華人世界第一個研究莎士比亞的權威,祖籍中國浙江杭縣(今餘杭),出生於北京。1915年夏,考入清華學校留美預備班(即今清華大學之前身);1923年8月赴美留學,專攻英語和歐美文學,受到白璧德新人文主義的影響;獲哈佛大學英文系哲學博士學位。1926年回國後,先後任教於國立東南大學(後改為中央大學、南京大學)、青島大學(...
政治模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象,在學術界不能視為一種衰敗的症狀,衝突在促進健康組織變革中,是一種很重要的因素。(5)第五個假定:權威是受限制的(authority is limited):在大學裡,科層體制的權威受到政治壓力團體的運作,而遭遇了很大的限制,決定常常是在競爭的團體之間所作的談判、妥協。(6)第六個假定:外在利益團體是重要的(external interest groups are important):外在利益團體對於政策制定的歷程中具也很大的影響力。 關鍵字中...
社會行動理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班級由教師與學生所組成,無庸置疑的是教師具有較大優勢,這些優勢包括傑特、里分和坎貝爾等人所謂的即得權威---權威來自制度、學生因師長的職位而服從,以及贏得的權威---權力來自扮演角色的個人,學生因師長的特殊才能而服從。 二、學生的印象管理能力之檢視 根據史賓賽-霍爾的研究,他挖掘出四個展現不同印象管理方式的個案。個案一在教師面前背後都很少表現干擾的行為,也因此較少或得教師...
潘敦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土官,乾隆以降為了與中國世襲土官制度區別,故改稱)、社主與通事等職於一身,也造就他與其家族在岸裡社的權威地位。 參考書目註1. 詹素娟、浦忠成等,《台灣原住民》(臺北:遠流,2001),頁32~39。註2. 吳密察監修,《台灣史小事典》(台北:遠流,2012四版),頁55。註3. 國立臺灣博物館 - 岸裡社頭目潘敦仔像 http://www.ntm.gov.tw/tw/public/public.aspx?no=155註4. 但是根據《台灣史小事典》,潘敦仔於乾隆26年(1761)才擔任通事。台灣史知識庫 http://...
有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有財力或權威勢力。《漢書.卷九七.外戚傳上.高祖薄姬傳》:「太后蚤失父,其奉太后外家魏氏有力,乃召復魏氏,賞賜各以親疏受之。」《二刻拍案驚奇》卷一三:「張家是有力之家,便依著說話,叫些匠人把幾枝木頭,將屋梁支架起來。」
同僚模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經由共識的動力所使然。」此種團體組織的概念孕育出同僚模式的誕生。(2)第二個主題是有關學校教員的專業權威,依帕森斯的看法,教師是專業人員,他們是以其所擁有的知識來影響他人,而不是形式上的職位來影響別人。亦即以專業的能力為其自己作決定,正有力支持同僚模式的主張。(3)第三個主題是現代社會中對於數以千計學生各自為政的聯合大學校和龐大的科層體制,逐漸感到不滿。為反映非人情化及科層化的教育體系,許多學者乃要求重返學術界的真正面貌,亦即重視人文的教育,此種概念與同僚模式的說法不謀而合。因此,同僚模式的主要特性計有:(1)學術界自己...
定於一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統一天下,共同尊立一個帝王。《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今皇帝并有天下,別黑白而定一尊。」後指學術、思想、道德等方面以最高權威做為唯一的標準。
石川欽一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畫家皆曾受教於他,二次來臺待了 16 年奠定其在台灣美術史「導師」的地位。在所有老師皆穿著軍服強調其權威的時候,石川老師以溫文儒雅的英式紳士作風在教學風格上獨樹一格。他會贈送寫生畫給技藝進步的學生以示鼓勵,時不時還會帶著學生到城市近郊等地去寫生,讓許多學生從此對美術產生極大的興趣及熱忱。 簡歷1888年入日本帝國遞信省東京電信學校,在小代為重門下學習洋畫。1889年入大藏省印刷局工作,並接受淺井忠及川村清雄繪畫指導,夜間學習英語。以翻譯身分陪同訪日英國水彩畫家Alfred‧East,因而引發對水彩畫的興趣,日後亦常致信向...
正式溝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正式溝通(formal communication)係指循組織層級的權威體系所進行訊息傳遞的一種溝通方式,用以幫助組織成員相互了解。正式溝通(formal communication)係指循組織層級的權威體系所進行訊息傳遞的一種溝通方式,用以幫助組織成員相互了解。組織的正式溝通類型可分為三種:向下溝通(downward communication)、向上溝通(upward communication)、平行溝通(horizontal communi...
五四運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洋文明、重估與改造傳統文化的努力,伴隨著《新青年》等刊物的發行及白話文的推動,使得自由主張、反抗傳統權威等思想,逐漸影響了學生與一般市民。新文化運動高舉民主、科學、人權、自由等大旗,從思想、政治、文化各領域激發新思維,尤其是觸動了青年的愛國救國熱忱,為五四運動奠定了思想的基礎。(註3)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五四運動英文關鍵字:May Fourth Movement 參考資料註1:「巴黎和會」:在此和會上,中國代表團提出兩項提案:一、取消帝國主義在華特權。二、取消日本強迫中國承認的《二十一條條約》,並收回山東權益;但提案被否...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