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177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學然後知不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入門學習之後,才發現自己的知識還不完備。《禮記.學記》:「是故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知困然後能自強也。」
|
了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清楚、明瞭。唐.白居易〈睡起晏坐〉詩:「了然此時心,無物可譬喻。」《三國演義》第四四回:「將軍以軍數開解,使其了然無疑,然後大事可成。」也作「瞭然」。
|
依然故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仍舊和從前一樣,指情況依舊,沒有任何變化。宋.陳著〈賀新郎.北馬飛江過〉詞:「誰料腥埃妨闊步,孤瘦依然故我。」《兒女英雄傳》第一回:「說這次必要高中了,究竟到了出榜,還是個依然故我。」
|
索然無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無聊乏味、沒有意思。《近十年之怪現狀》第一二回:「到了次日,天纔發亮,便扒起來,叫人開了大門,跑了出來,一口氣走到書局門前看時,誰知大門還不曾開,不覺索然無味。」
|
龐然大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積巨大的東西。《浮生六記.卷二.閒情記趣》:「一日見二蟲鬥草間,觀之正濃,忽有龐然大物,拔山倒樹而來,蓋一癩蝦蟆也。」
|
憮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悵惘若失的樣子。如:「前塵往事,言之憮然,提它作啥?」
|
想當然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耳,語末助詞,無義。想當然耳表示雖然未必真的有這種事,但是推測它必然如此。《後漢書.卷七十.孔融傳》:「融乃與操書,稱:『武王伐紂,以妲己賜周公。』操不悟,後問出何經典,對曰:『以今度之,想當然耳。』」宋.龔頤正《芥隱筆記.殺之三宥之三》:「東坡試刑賞忠厚之至論,其間有云:『皋陶曰殺之三,堯曰宥之三。』梅聖俞以問蘇出何書。答曰:『想當然耳。』」
|
誠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確實如此。《西遊記》第一四回:「劉太保誠然膽大,走上前來,與他拔去了鬢邊草、頷下莎。」《老殘遊記》第六八回:「搖串鈴誠然無濟於世道,難道做官就有濟於世嗎?」也作「果然」、「信然」。
|
蕩然無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原有的事物完全毀損。如:「當今社會尚功利,重物質,昔日淳樸之風已蕩然無存。」清.顧炎武《日知錄.卷八六.娶妻不娶同姓》﹕「唐人最重譜牒而五代以後則蕩然無存。」
|
勃然大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忿怒的樣子。如:「他不知為了什麼事勃然大怒。」《三國演義》第七三回:「雲長勃然大怒曰:『吾虎女安肯嫁犬子乎!不看汝弟之面,立斬汝首!再休多言!』遂喚左右逐出。」《初刻拍案驚奇》卷三○:「士真一看,便勃然大怒,既召了來,免不得賜他坐了。」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