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77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703.127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不如此、不這樣。《文選.陳琳.檄吳將校部曲文》:「非國家鍾禍於彼,降福於此也。逆順之分,不得不。」《紅樓夢》第四三回:「鳳姐又笑道:『上下都全了。還有二位姨奶奶,他們出不出,也問一聲兒。儘到他們是禮,不,他們只當小看了他們了。』」
2.難不成、莫不是。宋.辛棄疾〈浣溪沙.百世孤芳〉詞:「百世孤芳肯自媒,直須詩句與推排。不喚近酒邊來。」
3.否定對方所說的話。《梁公九諫》:「不。若得殿前八十二員大臣比並,事當不可觀。」《儒林外史》第二○回:「匡超人道:『不!不!我們在裡面也和衙門一般。』」
4.不如。《永樂大典戲文三種.張協狀元.第一一出》:「你不胡亂嫁與我,那個丫頭到罵我,欺我是小孩兒。」《紅樓夢》第一九回:「茗烟撅了嘴,便道:『二爺罵著打著,叫我帶了來。這會子推到我身上。我說別來罷;不,我們還去罷。』」
5.不行、行不通。元.無名氏《凍蘇秦》第三折:「聽知的張儀哥哥,做了秦邦右相,我去那裡圖個進身,便不也好借些盤纏。」
6.不悅、不高興。《水滸傳》第四回:「趙員外看了來書,好生不。回書來拜覆長老說道:『壞了的金剛、亭子,趙某隨即備價來修,智深任從長老發遣。』」
冰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像冰塊遇熱消融流散。語本《老子》第一五章:「渙兮若冰之將釋。」後用以比喻疑慮、誤會、嫌隙等一下子完全消除。晉.杜預〈春秋左氏傳序〉:「若江海之浸,膏澤之潤,渙冰釋,怡理順。」《隋書.卷七五.儒林傳.序》:「博士罄懸河之辯,侍中竭重席之奧,考正亡逸,研核異同,積滯群疑,渙冰釋。」也作「煥冰釋」。
之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出《孟子.公孫丑上》:「我知言,我善養吾浩之氣。」浩之氣為正氣,正大剛直的精神。明.湯顯祖《牡丹亭》第二齣:「貧薄把人灰,且養就這浩之氣。」
不動,感而遂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周易‧繫辭上〕第十章說:「易无思也,无為也。寂不動,感而遂通天下之故。」易涵蓋天下之事理,包羅萬象,在平時看來,並沒有特別的思慮,也沒有特別的作為。在未有感應之前,固若磐石,寂靜無聲;一有所感,便如響斯應,豁貫通天下事物之理。
  據了解,「易」字含著「不易」和「變易」兩個意義。「不易」可以解釋為「不變」,即是「不動」,指事物本的狀態。「變易」則是「改變」或「變化」,是應某種情況而生,即是「動」;而「動」並不是全被動的盲動,是「動自有其理」,依理而動,所以沒有紊亂,沒有阻礙,而能夠通達。後世有「守如處女,出如脫兔」兩句話,可以和「寂不動,感而遂通」相參照。
...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改變的樣子。《孟子.萬章上》:「湯三使往聘之,既而幡改曰:『與我處畎畝之中,由是以樂堯舜之道,吾豈若使是君為堯舜之君哉。』」也作「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天生成的東西,如空氣、日光、山河等皆是。如:「大自」、「自界」。
2.非由人工製造而是渾天成的。如:「自免疫」。
3.當。《文明小史》第三回:「眾人聽見了,自心上點不願意。」
4.固。如:「他唱得自不好,你也不見得好到那裡。」
5.表示揣度而敢於斷定之詞。如:「你不要再問了,到時自就明白。」
6.現今國民小學課程中,自科學的簡稱。內容包括自界的物質與現象的介紹。
不勉強、不拘束。如:「態度自」、「語氣自」。
處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遇到事情時,態度鎮定,神色安恬自若。如:「在緊急情況發生時,他能臨危不亂,泰處之,將來必能成大事。」也作「泰居之」、「處之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已經發生,成為事實者。《漢書.卷四八.賈誼傳》:「凡人之智,能見已,不能見將。」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檄移》:「標蓍龜于前驗,懸鞶鑒于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因疑慮、嫌隙等冰釋而放心。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由是釋,無復疑慮。」《初刻拍案驚奇》卷三○:「但吾一見了他,便忿激動吾心,就有殺之之意。今即殺了,心方釋。」
矗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山勢高聳直立。如:「黃山群峰,峨矗立,氣勢雄偉。」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