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3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頭棘光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腹部發光器、臀上發光器、腹臀發光器、臀部發光器、尾下發光器的鱗片皆有小棘。ORB 1;OP 3;BR 6;IP 6;OVA 3;OVB 3;PV 10;L 1;VAV 5;ACB 11-12;D 12;胸 13;P 6;A 15;ACB 11-13;GR 19-24﹔脊椎骨33-35。側色素條短並為三角形,從背緣延長至側中線的一半距離。後顳骨棘:背側棘最長(10.49-12.12%),中棘最短,腹側棘中等並且有輕微向前彎曲。臀部發光器11-13。尾下發光器的發光器間隔有大的裂縫。腹上發光器呈向後傾斜的一直線。臀上發光器呈一連續線。#3臀上發光器的鱗片腹緣通常有小齒。臀部發光器11-12,在#3...
達納氏光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所有發光器鱗片的腹部邊緣平滑沒有小齒。有單一延長的後顳骨棘(9.41-12.63% SL),並且有縮小的臀部支鰭骨棘。PO 1; PTO 1; BR 6; IP 6;PRO 1;OVA 3;OVB 3;PV 10;L 1; VAV 5;ACB 11-13;ACC 4;D12-15﹔A15-17﹔P11-13﹔V4-5﹔GR 11-12﹔脊椎骨36。側色素條有一小波浪,兩個不明顯的凹槽在背鰭前。ACB發光器為11或13。尾下發光器4,每個發光器間隔大。為小型種類,眼到背刀之前的身體輪廓為矩形,背部和腹部表面幾乎平行;之後逐漸變細。尾柄極度延長成棒狀(約為1/5 SL)。OVA發光器呈一直線。臀上...
閃電光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腹部發光器、腹臀發光器的鱗片有小棘。ORB 1;OP 3;BR 6;IP 6;OVA 3;OVB 3;PV 10;L 1;VAV 5;ACB 9-11;AC 4;D 12-13;A 14-15;P 13-14;V 5-6﹔GR 16+9=25﹔脊椎骨32。側色素條短並為三角形,從背緣逐漸延長變細並且延長至接近側中線但不超過。尾柄寬,尾柄寬約和尾柄長相等,尾柄逐漸地往尾柄基部變細。三個後顳骨棘:背棘最長(8.5-8.8% SL),中棘最短,中棘和腹棘皆小於或等於1/2背棘。臀鰭支鰭骨棘消失。尾下發光器緊密。腹上發光器呈向後傾斜的一直線。臀上發光器呈向後傾之一直線。ACB(10:9-11),#3和...
形小菱扇珊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單體珊瑚,珊瑚體上半部(接近珊瑚孔處)暗褐色,下半部淡褐色,珊瑚體側扁,呈T字形,珊瑚孔端寛大,底部具有直徑約4-8毫米,寛約3-4毫米的橫向分裂痕跡(transverse division),珊瑚杯(anthocyathus)兩側具有2-3對(通常為2對)長且粗的棘刺狀突起;珊瑚孔邊緣平滑且略呈波浪狀,兩側面夾角(thecal faces)約30-41°,側邊夾角(thecal edges)約50-80°。珊瑚孔呈橢圓形,最大直徑約32毫米,寛約為16毫米,高約22毫米,長寛比例(GCD:LCD)為1.6-1.7。珊瑚個體具有3類隔片(1°-3°),隔片共計80片,表面具有明顯尖刺狀突起;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與其,表示比較。《韓非子.難二》:「與吾得革車千乘,不如聞行人過之一言也。」《史記.卷八三.魯仲連鄒陽傳》:「與人刃我,寧自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準則、法度。《南史.卷五九.列傳.王僧孺》:「竟陵王子良嘗夜集學士,刻為詩,四韻者則刻一寸,以此為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明亮。如:「明晃晃」。《抱朴子.外篇.喻蔽》:「守燈之宵曜,不識三光之晃朗。」
焚膏繼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膏,油脂,指燈。晷,日影、日光。焚膏繼晷指燃燒燈一直到白天日光出現。語本唐.韓愈〈進學解〉:「焚膏油以繼晷,恆兀兀以窮年。」形容夜以繼日地勤讀不怠。元.吳萊〈陳彥理昨以漢石經見遺今承寄詩索石鼓文答以此作〉詩:「先生博學抱聖經,焚膏繼晷目耽翫。」也作「繼晷焚膏」、「燃膏繼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及、等到。宋.岳飛〈良馬對〉:「比行百里,始奮迅。」《聊齋志異.卷二.陸判》:「比醒,則殘昏黃,鬼客已去。」
鞠躬盡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鞠躬,彎身以示敬慎。盡瘁,竭盡辛勞。鞠躬盡瘁指不辭辛勞,盡力於國事。明.王世貞《鳴鳳記》第六齣:「我老臣不能為玉于光天,豈忍見銅駝于荊棘,明日奏過聖上,親總六帥,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