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3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81.256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拭目以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俟,等待。「拭目以俟」即「拭目以待」。見「拭目以待」條。01.宋.楊萬里〈答普州李知府書〉:「伏惟財幸筆橐之除,方且拭目以俟。」02.明.徐光啟〈焦氏澹園續集序〉︰「主上眷惟求舊,方且虛席泰階,居先生于玉鉉大斗之間,和翼贊,殆將進而為伊傅周召之文,是則見龍在田,天下文明者乎?余小子敬拭目以俟之。」 
板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清人鄭的號。參見「鄭」條。
欺人自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1.宋.袁〈白髭〉詩:「欲留少年容,藻飾欺盲俗;欺人實自欺,舉世迷不復。」
微言精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精微的言論,切要的義理。參見「微言大義」條。清.鄭〈濰縣署中寄舍弟墨第一書〉:「讀易至韋編三絕,不知繙閱過幾千百遍來,微言精義,愈探愈出,愈研愈入,愈往而不知其所窮。」
劉獻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官太醫。上有一名兄長名賓廷,後為清御史,下有弟妹但今不知其名。後來與妻張氏,生子數人,但名字可考著僅一人。死後,以吳江沈彤(獻廷好友)子為後。獻廷門生千餘人,然而較為人熟知者為黃宗夏,此因他死獻廷之後,語一些知名的學者有所往來。雖然關於獻廷幼年的資料所留不多,但從一些事情可知他從小就很聰穎,加上他常不眠不休的讀書,所以沒幾年的時間,他就遍讀經史百家之書,其中《莊子》一書為其最愛,因此其字取為「繼莊」。康熙五年(西元一六六六年),吳三桂弒南明桂王...
治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兵、作戰。《左傳.成公十六年》:「今兩國治戎,行人不使,不可謂整。」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詔策》:「治戎伐,則聲有洊雷之威。」
故事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友在《中國歷代故事詩》中,將敘事詩分為兩類,一類是本事詩,一類是故事詩(Epic)(1)。 他認為本事詩的篇幅不長,「其『本事』是在詩之外,詩歌本身並未敘述一則完整的故事,只是讀此詩時會聯想到一則故事」,例如唐崔護的桃花詩。(2) 但本事詩因為詩歌本身並未直接陳述故事,所以有些學者認為不應當作敘事詩看待。 (3)此所謂的故事詩,名稱乃是沿用胡適所稱的故事詩,其對故事詩的解釋如下:故事詩(Epic)是屬於敘事詩的一種。詩的主題,從頭到尾,著重在鋪述一個完整的故事;寫詩的人,只站在客觀的立場,用比較自由的詩律,描寫一些民...
鄭板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清代鄭的號。參見「鄭」條。
惜玉憐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即「憐香惜玉」。見「憐香惜玉」條。01.元.陶宗儀《南村輟耕錄.卷一九.妓聰敏》:「理陰陽,致君澤民,則學士不及參政。嘲風詠月,惜玉憐香,則參政不如學士。」02.《孽海花》第一六回:「雖說血風肉雨的精神,斷無惜玉憐香的心緒,然雄姿慧質;目與神交,也非一日了。」 
六君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史稱品格、學識極為傑出的六位人物為「六君子」:(1)指禹、湯、文、武、成王、周公。《禮記.禮運》:「禹、湯、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選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謹於禮者也。」(2)宋代黃庭堅、秦觀、張耒、晁補之、陳師道、李薦,稱為「蘇門六君子」。清.王士禎《池北偶談.卷下.談藝.姑溪集》:「端叔在蘇門,名次六君子,……觀全集殊下秦、晁、張、陳遠甚,然其題跋自是勝場。」(3)宋寧宗時,右丞相趙汝愚被韓侂冑誣陷,太學生周端朝、張衜、徐範、蔣傳、林仲麟、楊宏中六人上書營救,遭摒斥,史稱「六君子」。見《宋史.卷四五五.忠義傳十.楊宏中傳》。(4)宋理宗時,殿中侍御史丁大全專權,蠻橫無理,太學生陳宜中、劉黻、黃鏞、林測祖、曾唯、陳宗六人上書批評,輿論界同聲響應,稱為「六君子」。見《宋史.卷四一八.陳宜中傳》。(5)明熹宗時,魏忠賢掌權,其人奸詐殘暴,御史楊漣、左光斗、魏大中、周朝瑞、袁化中、顧大章被陷害死於獄中,時人稱為「六君子」。後魏忠賢又逮捕周起元、繆昌期、周順昌、周宗建、黃尊素、李應昇六人,害死獄中,世人也稱為「六君子」。見《明史.卷三○五.宦官傳二.魏忠賢傳》。(6)清光緒時譚嗣同、林旭、楊銳、劉光第、楊深秀、康廣仁,因變法被殺,時人稱為「戊戌六君子」。見《清史稿.卷四六四.李端棻等傳.論曰》。(7)民初,楊度、孫毓筠、嚴復、劉師培、李和胡瑛等組籌安會,擁護袁世凱稱帝,稱為「籌安六君子」。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