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2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46.89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問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占卜的方法解決疑惑。《禮記.曲禮下》:「大饗不問卜,不饒富。」
神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天主教的神職人員。[例]神父除了管理教堂、主持宗教儀式之外,也幫信徒解決心理上的疑惑
恍恍忽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茫然迷離,模糊不清的樣子。《儒林外史》第五回:「方才這一番話,恐怕老妹丈胸中也沒有這樣道理,還要恍恍忽忽,疑惑不清,枉為男子。」《紅樓夢》第五回:「寶玉恍恍忽忽,不覺棄了卷冊,又隨了警幻來至後面。」
暗室逢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身處困難或疑惑時有人幫助、指引。《野叟曝言》第一○回:「天幸遇著相公,如暗室逢燈,絕渡逢舟,從此讀書作文,俱可望有門徑矣!」
法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可作為法則的言語。[例]我恭聆大師法語之後,疑惑頓清。
直口無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妝奩,也是三兄弟的私蓄,須不是偷來的,怎看得恁般輕易!」二人一吹一唱,說得顏氏心中啞口無言,心下也生疑惑,委決不下。把一天歡喜,又變為萬般悶愁。
心狂意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心煩意亂」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心煩意亂」原作「心煩慮亂」。戰國時楚國人屈原秉性堅貞,他為國家竭盡了忠心智慧,卻屢遭奸臣讒言毀謗,而被放逐在外三年都沒能再見到君王一面。在「心煩慮亂」,不知如何在這汙濁世界自處的情況之下,他只好去見太卜鄭詹尹,希望能藉占卜解除自己的疑惑,結果卻徒勞無功。後來「心煩意亂」這個成語就從「心煩慮亂」演變而出,用來指心情煩躁,思緒凌亂。
露尾藏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下各種法術欲陷害她。在第二折中,周公預言家中的僕人彭大陽壽將盡,結果過了時辰,彭大卻沒有死。周公心中疑惑,一問之下,知道是桃花女幫彭大延長了壽命。周公心中十分生氣,想出一計準備報復,便要彭大送聘禮給任二公,卻要彭大假稱是自己要給桃花女的謝禮。彭大不知這是周公的詭計,念及過去周公待他不薄,如果自己還畏畏縮縮「藏頭露尾」的,怎能算是知恩報恩之人呢?就答應了。這裡的「藏頭露尾」就是用來形容畏縮的樣子。
開茅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茅塞頓開」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茅塞」是指山徑少人走,叢生的茅草塞住了山徑,語出《孟子.盡心下》。在這章中,孟子認為一個人如果為學不能專心有恆,那就會像山間的小路一樣,常常走動,就會變成一條大路。但如果隔一些時間沒有人走,茅草就會阻塞山路。意思是說,聖人之道,要學而時習,不可捨而不修,否則就像茅草塞路一樣。勉勵高子要恆心向學,德業才可精進。「茅塞子之心」是指高子的心已經被茅草塞住了,後來「茅塞」一語就用來比喻「閉塞的心思」,也可以指的是疑惑。「頓開」的意思就是「豁然了悟」的意思。往往是因為受了指點,突然間想通了。所以「茅塞頓開」一語就可以用來比喻閉塞的心思,頓時豁然了悟。
決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解決疑惑。《左傳.桓公十一年》:「卜以決疑,不疑何卜。」唐.白居易〈答卜者〉詩:「知君善易者,問我決疑不。」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