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93.7519 ms
共 52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以毒攻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3.《醒世恆言.卷九.陳多壽生死夫妻》:「那陳小官人害了十年癩症,請了若干名醫,用藥全無功效。今日服了毒酒,不意中,正合了以毒攻毒這句醫書,皮膚內迸出了許多惡血,毒氣洩盡,連癩瘡漸漸好了。」
|
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產在牛津千里光上。(註1) 毒蛾這類蛾體長約1-4公分,幼蟲、蛹和成蟲都具有毒毛,與人碰觸後,會使人皮膚過敏,非常癢。(註2) 夜蛾夜蛾是種類最多的蛾類,全世界至少有25000種。夜蛾的幼蟲會到處偷吃玉米、番茄等農作物,是農夫的頭號人物,而成蟲大約都在夜間活動,喜歡繞著燈光飛舞。(註2) 天蠶蛾是蛾類界中的巨無霸,其中有些張開翅膀可達25公分。天蠶蛾的幼蟲通常都會吃闊葉樹的葉子,結的繭也相當大,具有非常高的價值性。月形天蠶蛾渾身長滿了毛,身體肥大,翅膀顏色黑灰白,其中雄蛾的觸角,可以探知遠在三千公尺遠雌蛾身上所散發出來的...
|
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皮膚。《文選.宋玉.登徒子好色賦》:「肌如白雪。」《西遊記》第七二回:「佳人洗處冰肌滑,滌蕩塵煩玉體新。」
|
瘡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瘡傷癒合後留在皮膚上的疤痕。
|
耵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為外耳道耵聹腺所分泌的淡黃色黏稠液體或蠟狀物質,和外耳道皮膚剝落上皮混合後的產物。也稱為「耳垢」。俗稱為「耳屎」。
|
青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動物名。兩棲類無尾目。頭部寬扁、闊嘴、大眼。腹部呈灰白色。皮膚會分泌黏液,所以表皮光滑溼潤。足有蹼,善於跳躍、游泳。多生活在水邊,常於夜間活動。雄蛙鳴聲響亮。為一種變溫動物,因此需要冬眠。[例]蝌蚪長大後,就會變成青蛙。 ◎
|
羽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鳥類羽毛的中軸沒於皮膚的部分,內含空氣。《文選.木華.海賦》:「履阜鄉之留舄,被羽翮之襂纚。」
|
歐姆定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隨環境差異而變化甚大,可以小至100歐姆(如果全身浸泡在鹽水中),也可大至500000歐姆(如果全身皮膚非常乾燥)。 電阻器在一些家品中,用以調節電流的電路元件稱為電阻器,它的電阻值可以是幾歐姆,也可以大到幾百萬歐姆。(註2) 參考書目註1: 新世紀科學學習百科,內爾阿德利著,初版,台北市:貓頭鷹,1995。註2:觀念物理V,電磁學.核物理,休伊特著,陳可崗譯,第一版,台北市,天下遠見出版,台北縣三重市,大和圖書書報股份有限公司總經銷,2001。
|
面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青春期男女易患的皮膚病,常在皮膚上發生小痘或黑頭。本病因皮脂腺過度分泌、毛囊角質異化、細菌增生所致起的毛囊發炎現象。也稱為「痤瘡」、「青春痘」。
|
魚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魚鰭1.1 魚鰭的作用1.1.1 背鰭1.1.2 胸鰭1.1.3 其他 魚鰭鰭是魚和其他水生脊椎動物適應水中生活的運動器官。就魚鰭而言一般由皮膚、柔軟的鰭條和堅硬不分節的鰭棘構成;由於著生部位不同有背鰭、臀鰭、尾鰭、胸鰭和腹鰭之分;其中前三種都不成對,稱為“奇鰭”,後兩種與其他脊椎動物的前後肢一般是成對的,稱為“偶鰭”。但是,隨著生活環境、生活習性的不同,在長期的進化過程中某些魚鰭功能和形狀發生了改變,甚至有些鰭退化或消失。現將各種魚鰭簡介如下。 魚鰭的作用 各種鰭中尾鰭的作用最大,它既能使身體保持穩定,把握運...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