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3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51.307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觝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拒絕、排斥。唐.韓愈〈進學解〉:「觝排異端、攘斥佛老,補苴罅漏,張皇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移動、飛舞。《楚辭.宋玉.招魂》:「美人既醉,朱顏酡些,娭光視,目曾波些。」唐.皮日休〈悲摯獸〉:「苕花紛然,不吹而飛,若有物娭。」
臨深履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小心戒慎。參見「臨深履薄」條。《三國志.卷四.魏書.三少帝紀.高貴鄉公髦紀》裴松之注引《帝集》:「以之身,質性頑固,未能涉道,而遵大路,臨深履冰,涕泗憂懼。」
毫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毫毛的末端。比喻極微小的部分。《後漢書.卷八九.南匈奴傳.論曰》:「嗚呼!千里之差,興自毫端,失得之源,百世不磨矣。」宋.張孝祥〈水調歌頭.江山自雄麗〉詞:「漱冰濯雪,萬里一毫端。」
劬勞顧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非常辛勤勞苦的照顧撫育。《元史.卷一一四.后妃傳一.英宗莊靜懿聖皇后傳》:「輔佐先朝,有恭儉節用之實;誕育質,有劬勞顧復之恩。」
懍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危懼的樣子。《書經.泰誓》中:「百姓懍懍,若崩厥角。」《文選.陸機.文賦》:「心懍懍以懷霜,志而臨雲。」
流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眼睛轉動的樣子。唐.白行簡〈望夫化為石賦〉:「憑高流盼,心搖搖而有待,目而不見。」
展卷有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鳥變聲,亦復歡爾有喜。嘗言五六月北窗下臥,遇涼風暫至,自謂是羲皇上人。意淺識陋,日月遂往,緬求在昔,然如何。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宋.王闢之《澠水燕談錄.卷六.文儒》。〔參考資料〕 宋.王闢之《澠水燕談錄.卷六.文儒》太宗銳意文史,太平興國中,詔李昉、扈蒙、徐鉉、張洎等,門類群書為一千卷,賜名《太平御覽》。又詔昉等撰集野史為太平廣記五百卷,類選前代文章為一千卷,曰《文苑英華》。太宗日閱《御覽》三卷,因事有闕,暇日追補之,嘗曰:「開卷有益,朕不以為勞也。」
八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八方之神。《漢書.卷六.武帝紀》:「朕以身承至尊,兢兢焉惟德菲薄,不明於禮樂,故用事八神。」東漢.文穎.注:「武帝祭太一,並祭名山於太壇西南,開除八通鬼道,故言用事八神也。一曰八方之神。」《文選.揚雄.甘泉賦》:「八神奔而警蹕兮,振殷轔而軍裝。」
嚬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憂愁而皺眉。晉.陸雲〈愁霖賦〉:「天泱漭以懷慘兮,民嚬蹙而愁霖。」《初刻拍案驚奇》卷四○:「僧驚曰:『松滋李長官識否?』李君起,嚬蹙曰:『某先人也。』」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