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8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拋頭露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拋頭露面」原作「露面拋頭」。《封神演義》為明代小說,作者根據《武王伐平話》,再參考古籍和民間流傳的故事纂集而成。據載,商朝末年,王當政,不但拒諫飾非、暴斂重刑,並耽於酒色,寵妃妲己又助為虐,導致民怨四起。而黃飛虎為當時的一名武將,與其父黃滾忠勇愛國,功在社稷。沒想到因與妲己嫌隙,妲己設計陷害黃飛虎夫人賈氏登上摘星樓,受到王言語調戲,賈氏不甘受辱跳樓自殺,小姑黃妃亦因為替嫂明辯,被王摔下摘星樓。黃飛虎對王的暴虐無道深惡痛絕,於是決定反叛。不料,到了潼關,被守將陳桐用火龍標打中,待救回時已無氣息。青峰山紫陽洞清虛道德真君捏指一算,知道黃飛虎有厄,就叫黃飛虎的兒子黃天化下山救父。黃天化...
名韁利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服」。 (5) 周、孔:周公(?∼西元前1105),姓姬名旦,周文王的兒子,武王的弟弟。輔佐武王伐,封於魯。武王崩,又佐成王攝政,東征平定三叔之亂,滅五十國,奠定東南,歸而制禮作樂,天下大治。孔子(西元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魯人。生有聖德,學無常師,相傳曾問禮於老聃,學樂於萇弘,學琴於師襄。初仕魯,為司寇,攝行相事,魯國大治。後周遊列國十三年,不見用,年六十八,返魯,晚年致力整理古代經典。有弟子三千,身通六藝者七十二人,開平民教育先河,後世尊為至聖先師。 (6) 軌躅:車輪輾過的痕跡,比喻前人的遺範。躅,音ㄓㄨˊ。 (7) 顏、閔:顏回(西元前521∼前490),字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筷子。《史記.卷一四.十二諸侯年表》:「為象箸而箕子唏。」《紅樓夢》第七六回:「眾媳婦另行擦桌整果,更杯洗箸,陳設一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稱霸、統領。通「霸」。《戰國策.秦策一》:「文王伐崇,武王伐,齊桓任戰而伯天下。」《荀子.儒效》:「用萬乘之國,則舉錯而定,一朝而伯。」
良藥苦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韓非子.外儲說左上》1>夫良藥苦於口,而智者勸而飲之,知其入而已2>己疾也;忠言拂3>於耳,而明主聽之,知其可以致功也。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孔子家語.卷四.六本》。 (2) 已:止,此指治癒。 (3) 拂:音ㄈㄨˊ,違逆不順。〔參考資料〕 《孔子家語.卷四.六本》孔子曰:「良藥苦於口而利於病,忠言逆於耳而利於行。湯武以諤諤而昌,桀以唯唯而亡。君無爭臣,父無爭子,兄無爭弟,士無爭友,無其過者,未之有也。故曰:『君失之,臣得之;父失之,子得之;兄失之,弟得之;己失之,友得之。』是以國無危亡之兆,家無悖亂之惡,父子、兄弟無失,而交友無絕也。」
匹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賤稱對方。多用於責罵之詞。[例]這個助為虐的老匹夫,早該死了!
殃及池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呂氏春秋.孝行覽.必己》1>知與不知皆不足恃,其惟和調近之,猶未可必。蓋有不辨和調者,則和調有不免也。宋桓司馬2>有寶珠,抵罪出亡3>。王使人問珠之所在,曰:「投之池中。」於是竭池4>而求之,無得,魚死焉。此言禍福之相及5>也。為不善於商,而禍充天地,和調何益?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漢.應劭《風俗通義.佚文.辨惑》。 (2) 桓司馬:桓魋,春秋時宋國人,生卒年不詳。任司馬,宋景公寵信之。後得罪出奔至曹國,欲叛宋,曹人反叛魋,後又逃至衛國。 (3) 抵罪出亡:犯罪逃亡。抵,當。 (4) 竭池:將池水排盡。 (5) 及:牽連。〔參考資料〕 漢.應劭《風俗通義.佚文.辨惑》城...
半推半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2.《封神演義》第二六回:「王見喜媚不甚推托,乃以手抹著喜媚胸膛,軟綿綿,溫潤潤,嫩嫩的腹皮,喜媚半推半就。」
偃武修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文修武偃,國泰時雍,濬四溟而作塹,廓八極以為墉。」 02.《東周列國志.第一回》:「周朝,自武王伐,即天子位,成康繼之,那都是守成令主。又有周公、召公、畢公、史佚等一班賢臣輔政,真個文修武偃,物阜民安。」 參考詞語︰武偃文修注音︰ㄨˇ |ㄢˇ ㄨㄣˊ ㄒ|ㄡ漢語拼音︰wǔ yǎn wén xiū釋義︰即「偃武修文」。見「偃武修文」條。 01.元.王旭〈春從天上來.斗轉寅方〉詞:「休言太平無象,看武偃文修,歲稔時康。」 02.明.湯顯祖《還魂記.第五一齣》:「正此引奏,前日先生看定狀元試卷,蒙聖旨武偃文修,今其時矣!」
想當然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耳,語末助詞,無義。想當然耳表示雖然未必真的有這種事,但是推測它必然如此。《後漢書.卷七十.孔融傳》:「融乃與操書,稱:『武王伐,以妲己賜周公。』操不悟,後問出何經典,對曰:『以今度之,想當然耳。』」宋.龔頤正《芥隱筆記.殺之三宥之三》:「東坡試刑賞忠厚之至論,其間有云:『皋陶曰殺之三,堯曰宥之三。』梅聖俞以問蘇出何書。答曰:『想當然耳。』」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