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8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玩物喪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西周時,武王姬發遵其父文王之遺志,即位的第二年起兵滅商,取得了天下,建立周王朝。從此武王威名遠播,中原地區外的部族首領,常進貢奇珍異物。有一次,西戎進貢了一種特有的獒犬,武王因仍陶醉於滅的戰功中,所以放縱自己,耽於逸樂,整天與獒犬遊獵嬉戲,荒廢了朝政。朝中大臣召公見此情況,便作〈旅獒〉一文勸諫武王,其中有兩句話說:「一味把人當成玩弄的對象,那是喪失做人的道德;一味玩賞器物,將喪失原有的雄心壯志。」武王於是從善如流,收斂心性,重新回到政務上,專心於國事。後來「玩物喪志 」被用來形容沉溺於某樣的事物,因而荒廢了應做的事。
金科玉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 殷、周:殷,指殷商,朝代名,約當西元前十六世紀至前十一世紀,為商湯滅夏後所建立的國家,傳至,被周武王所滅。周,朝代名(西元前1122∼256),周武王滅商至周赧王為秦所滅,共歷八百六十七年。 (5) 紹:繼承。 (6) 唐、虞:唐,傳說中帝堯的時代。虞,指虞舜,因建國於虞,故稱之。 (7) 懿律:美好的法令。 (8) 嘉量:周代量器名。 (9) 宣臻:遍至。宣,遍也。
小心翼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詩經.大雅.大明》大任有身,生此文王。維1>此文王2>,小心翼翼。昭事3>上帝,聿懷4>多福。厥德5>不回6>,以受方國7>。 〔注解〕 (1) 維:語氣詞,無義。 (2) 文王:指周文王。姓姬名昌,生卒年不詳。商時為西伯,建國於岐山之下,積善行仁,政化大行,因崇侯虎向王進讒言,而被囚於羑里,後得釋歸。益行仁政,天下諸侯多歸從,子武王有天下後,追尊為文王。 (3) 昭事:以明德事奉上帝。 (4) 聿懷多福:得到了許多的福祿。聿,音ㄩˋ,發語詞,無義。 (5) 厥德:德行。厥,語助詞,無義。 (6) 回:邪也。 (7) 方國:四方諸侯之國。 ◎2《詩經.大雅.烝民》仲山甫...
瞭若指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瞭如指掌」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魯國是周朝大功臣周公旦的封邑。周公曾輔佐武王討伐商,又協助成王東征平定三叔之亂,滅五十國,奠定東南,使天下大治。後來周天子為感念周公的功勞,於是特准魯國於周公之廟舉行原只有帝王才可主持的禘(ㄉㄧˋ)祭。但是,因為一般人都不曾見過這樣的重大祭典,所以完全不了解禘祭的進行方式,於是向孔子請教,但孔子不願回答,便說:「不知也。」這是因為當時魯國宗廟靈位配祀等名分顛倒,不合周禮,違逆了孔子對禮教的堅持,所以孔子故意避而不談這方面的問題。然後他又指著自己的手掌說:「知其說者之於天下也,其如示諸斯乎!」這句話則是說:若真有人能說出禘禮的確實情況,那他就是個知禮...
背水一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天官》中曾說:『背靠著水部陣,等於是把部隊置於死地;面對著山坡擺陣,簡直是自廢兵力。』但想當初武王伐時,就是背著濟水、面對牧野山坡列陣,以二萬多人的兵力,去迎戰王的數十萬大軍,那王不是得了《天官》書中的陣式之利,必勝無疑嗎?但是後來武王仍然打贏這場仗,滅了商朝。所以能百戰百勝並不在於選對良辰吉日,而完全是人的努力。」這裡提到了「背水陳」,也就是「背水布陣」的意思,可能就是後來「背水一戰」這句成語的出處,用來比喻抱著必死的決心,奮戰取勝。
期期艾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期期」:《史記.卷九六.張丞相列傳》昌為人彊力,敢直言,自蕭、曹等皆卑下之。昌嘗燕時入奏事,高帝方擁戚姬,昌還走,高帝逐得,騎周昌項,問曰:「我何如主也?」昌仰曰:「陛下即桀之主也。」於是上笑之,然尤憚周昌。及帝欲廢太子,而立戚姬子如意為太子,大臣固爭之,莫能得;上以留侯策即止。而周昌1>廷爭之彊,上2>問其說,昌為人吃3>,又盛怒,曰:「臣口不能言,然臣期期4>知其不可。陛下雖欲廢太子,臣期期不奉詔。」上欣然而笑。既罷,呂后側耳於東箱聽,見周昌,為跪謝曰:「微君,太子幾廢。」 〔注解〕 (1) 周昌:?∼西元前192,西漢沛縣人。秦時為泗水卒史,後從劉邦定天下,封汾陰侯。為人性直敢...
夜以繼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 立賢無方:任用賢才沒有固定的常法。方,常也。 (7) 文王:即周文王。姓姬名昌,生卒年不詳。商時為西伯,建國於歧山之下,積善行仁,政化大行,因崇侯虎向王進讒言,而被囚於羑里,後得釋歸。益行仁政,天下歸心,至子武王有天下後,追尊為文王。 (8) 視民如傷:人民已安定,而視之猶若有傷。言文王愛民深切,不敢勞動。 (9) 而:通「如」,如同。此言道已至,望之猶未見,繼續追求,不敢自滿。 (10) 武王:即周武王。姓姬名發,生卒年不詳。因商暴虐無道,乃率領諸侯討伐,大戰於牧野,敗而有天下,都鎬京。在位十九年崩,諡武。 (11) 不泄邇:不輕慢近賢。泄,狎。邇,近。 (12) 周...
摩肩接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肩,腳接腳。形容人數眾多且不斷產生。見「摩肩接踵」條。 01.《韓非子.難勢》:「且夫堯、舜、桀、千世而一出,是比肩隨踵而生也,世之治者不絕於中。」 參考詞語︰摩肩繼踵注音︰ㄇㄛˊ ㄐ|ㄢ ㄐ|ˋ ㄓㄨㄥˇ漢語拼音︰mó jiān jì zhǒng釋義︰肩併肩,腳接腳。形容人數眾多且不斷產生。見「摩肩接踵」條。 01.唐.皇甫湜〈編年紀傳論〉:「其間賢人摩肩,史臣繼踵,推今古之得失,論述作之利病。……」 參考詞語︰肩摩袂屬注音︰ㄐ|ㄢ ㄇㄛˊ ㄇㄟˋ ㄓㄨˇ漢語拼音︰jiān mó mèi zhǔ釋義︰肩部相摩擦,衣袖相連接。形容人多擁擠。見「摩肩接踵」條。 01.宋.魏了翁〈朝請大夫...
志同道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其父遺命要立次子叔齊為繼承人。叔齊讓位給兄長伯夷,伯夷不受,叔齊也不願登位,先後都逃到周國。周武王伐,二人叩馬諫阻。及殷亡,恥食周粟,隱於首陽山,采薇而食,遂餓死。 (7) 操違:操守、德行不同。 (8) 精麤:精細或粗糙。麤,音ㄘㄨ,通「粗」。〔參考資料〕 三國魏.曹植〈陳審舉表〉(據《三國志.卷一九.魏書.任城陳蕭王傳.陳思王植》引)昔伊尹之為媵臣,至賤也,呂尚之處屠釣,至陋也,及其見舉於湯武、周文,誠道合志同,玄謨神通,豈復假近習之薦,因左右之介哉。《書》曰:「有不世之君,必能用不世之臣;用不世之臣,必能立不世之功。」殷周二王是矣。若夫齷齪近步,遵常守故,安足為陛下言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設計陷害。如:「構陷」。《淮南子.說林》:「醢梅伯,文王與諸侯構之。」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