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4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5.620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謾天昧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欺騙天地。比喻昧著良心,隱瞞事實或以謊言騙人。金.馬鈺〈滿庭芳.行屍走骨〉詞:「鎮日謾天昧地,不顧神明。」也作「昧地謾天」。
綁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擄人勒贖的歹徒。如:「這個綁匪終於良心發現,放了人質。」
謊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騙人的假話。[例]他起初為了想脫罪而說謊話,但最後仍因良心譴責而俯首認罪。
驢心狗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負義忘恩!」於是就放了李勉,轉而把房德和他妻子殺了。「狼心狗肺」這句成語就是用來比喻人心腸狠毒,毫無良心
喪天害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做事凶狠殘暴,違背天理良心。如:「他雖做了不少喪天害理的事,但在臨死前終於能澈底悔悟,因此還可算是良心未泯。」
負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感到良心不安,對不起他人。如:「未能報答您的救命之恩,著實負疚難安。」
刑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來拘束犯人、逼問口供或執行刑罰的器具。如手銬、腳鐐、笞杖、夾棍、絞架等。《老殘遊記》第一七回:「你上他這手銬腳鐐是甚麼意思?難道怕他越獄走了嗎?這是制強盜的刑具,你就隨便施於良民,天理何存?良心安在?」《文明小史》第一○回:「傅知府無可如何,也顧不得上司責問,只得將一干人鬆去刑具,眼巴巴看著領去。」
瞞心昧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昧著良心做自己不願做的事。元.武漢臣《老生兒》第一折:「往常我瞞心昧己,信口胡開。把神佛毀謗,將僧道搶白。」也作「昧己瞞心」。
郭耳堡的道德認知發展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期,第一階段是社會契約階段,兒童認為法律再侵犯個人權利時,必要加以修正。第二階段是普遍道德原則,認為良心是道德行為的指引,尊重每個人是至上的。
索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討命、要求償命。[例]凶手供稱在逃亡期間常夢見死者索命,因良心不安而向警方自首。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