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4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明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清楚的分辨。[例]做人要明辨是非,不可昧著良心做事。
虧心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違背良心的事情。《喻世明言.卷三八.任孝子烈性為神》:「日間不做虧心事,半夜敲門不喫驚。」
法不傳六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六耳,六隻耳朵,指三個人。「法不傳六耳」指道法不可以說給第三個人聽。比喻事情極端祕密,不能給第三者知道。《兒女英雄傳》第四回:「白臉兒狼說:『這話可法不傳六耳,也不是我壞良心,來兜攬你。』」
心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對人無歉疚。如:「你這樣昧著良心做事,難道會心安嗎?」
道義責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道德良心上所認為該做的事。如:「對於這件意外,你我多少都應該負點道義責任。」
本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本心、良心
本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良心。《孟子.告子上》:「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是亦不可以巳乎!此之謂失其本心。」
心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良心、羞恥心,通常都用反意。如:「你簡直沒有心肝,竟幹出這種勾當。」
唯實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要當「無用的傻瓜」;他認為應學習百科式知識,除要通曉古典經文、七藝也要學習自然知識;還提倡知識、良心、信仰並重。孟登教育的旨趣就是要有能活用的知識,跟拉伯雷一樣反對死記硬背;常持懷疑論調,雖注重感官經驗的證據,卻也對感官經驗的有限性持批判態度;旅行讓心靈持續接受新的事物,認識不同文化與習俗,面對大自然體認天地之偉大。米爾頓&拉德凱注重母語教學的教育家,米爾頓強調英語教學;拉德凱則提出「請願書」,要求各邦廣設學校,並以德語教學,以「統一語文、統一政府、統一宗教」。培根以「自然」作為科學知識認識的對象,Knowl...
做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為人,指待人處事。如:「做人要光明正大,才能對得起自己的良心。」《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三:「村人道:『金榮是此間保正,家道殷富,且是做人忠厚。誰不認得?你問他則甚?』」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