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28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連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兩棵樹的枝葉連生在一起。舊以為吉祥之兆。《後漢書.卷六○下.蔡邕列傳》:「有菟馴擾其室傍,又木生連理,遠近奇之,多往觀焉。」《孤本元明雜劇.靈芝慶壽.第一折》:「連理木生於後園,合歡花開在內苑,皆因中國雨順風調,民安物阜。」
|
修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研習學藝。「修」文獻異文作「脩」。《後漢書.卷六○下.蔡邕列傳》:「脩業思真,棄此焉如?」
|
偃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安臥。《後漢書.卷六○下.蔡邕傳》:「我力能族人,蔡邕遂偃蹇者,不旋踵矣。」
|
別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他人,另外的人。《三國演義》第九回:「原來那人不是別人,乃侍中蔡邕也。」《儒林外史》第二回:「不論別人,只這一位荀老爹,三十晚裡還送了五十斤油與你。」
|
蟬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蟬的翅膀。常用以比喻極輕極薄之物。《晉書.卷六九.周顗傳》:「質輕蟬翼,事重千鈞。」漢.蔡邕〈讓高陽鄉侯章〉:「臣事輕葭莩,功薄蟬翼。」
|
孔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治上頗有分歧,每多乖忤,終於在建安十三年(208年)被曹操所殺。 文學主張孔融是東漢末年一代名儒,繼蔡邕為文章宗師,亦擅詩歌。魏文帝曹丕懸賞徵募他的文章,譽為建安七子之首,歎為"揚(雄)、班(固)儔也"(《典論•論文》)。文章以議論為主,內容大抵為伸張教化,宣揚仁政,薦賢舉能,評論人物,多針對時政直抒己見,頗露鋒芒,個性鮮明。在藝術上,文句整飭,辭采典雅富贍,引古論今,比喻精妙,氣勢充沛。現存作品只有散文和詩。《薦禰衡表》力薦青年才士禰衡,要求"令衡以褐衣召見",稱讚禰衡"忠果正直,志懷霜雪,見善若驚,疾惡若仇",盛誇他...
|
倒屣迎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倒屣相迎」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倒屣相迎」原作「倒屣迎之」。東漢獻帝時,左中郎將蔡邕博學多聞,很受朝廷器重,家裡經常高朋滿座。有一天,蔡邕的僕人通報王粲來訪。蔡邕迫不及待地出迎,竟然把鞋子穿倒了。當時眾賓客皆訝異是什麼人物會讓蔡邕如此匆忙?原來竟是個年幼瘦弱的王粲,滿屋子的人都覺得驚異。蔡邕說:「這位是王府公子,天賦異秉,我自嘆不如,我家收藏的書籍文章,當全部由他來傳承。」後來「倒屣相迎」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熱情迎接賓客。
|
心如刀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心如刀割」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心如刀割」原作「心肝若割」,謂猶如心頭被利刃割過,通常用來比喻內心的痛苦感受。漢代蔡邕〈太傅胡廣碑〉一文說道:「進睹墳塋,几筵空設;退顧堂廡,音儀永闕。感悼傷懷,心肝若割。」意思是說:我來到你的墓前,看到祭桌上空空蕩蕩的;再回頭看昔日常見你影子的長廊廂房,卻也望不到你的音容身姿。內心的傷痛油然生起,像是有把利刃正割著我的心頭。此處作者便用「心肝若割」比喻自己內心極深刻的痛苦。後來「心如刀割」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內心極為痛苦,像被刀割一樣,多用在所關切的人遭受苦難,而自身卻無能為力的狀況下,如明代小說《醒世恆言.卷八.喬太守亂點鴛鴦譜》...
|
見機而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隨事情發展的形勢而有所因應。漢.蔡邕〈陳留太守胡碩碑〉:「爰自登朝,進退以方,見機而作,如鴻之翔。」《周書.卷一二.齊煬王憲傳》:「兵者詭道,去留不定,見機而作,不得遵常。」
|
大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大興土木。漢.蔡邕〈答詔問災異八事〉:「大作不時,天降災。」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