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23.041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體育學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華民國體育學會於民國六十一年(1972)年在臺灣復會後,於六十二年創刊〔學會通訊〕,並於六十八年創辦〔體育學報〕,該學報是國內體育最重要的正式學術刊物,每年出版一期,首任發行人為簡曜輝,主編為許義雄。
  創刊初期稿源較為不足,因此,稿件之採用與否,主要由編輯委員會決定。爾後稿源漸增,編輯委員會備感壓力。八十一年(第十四輯)林正常擔任發行人,黃賢堅任總編輯時,在每篇論文之後,同步刊印審查意見。換言之,每篇論文必須先在學會的年會上宣讀,而且自該年起,增設論文發表的評論員,發表者必須就評論員及相關與會人員的意見,修改並審查後才得以刊登。這項審查程序有助於研究論文品質之提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生產。如:「生育」、「生兒育女」。
使存活、長大。如:「育嬰」、「育幼」。
栽培、教導。如:「教育」、「訓育」、「培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研習。如:「學習」、「好學」、「學技術」、「學而不厭」。
模仿。如:「呀呀學語」、「有樣學樣」、「九官鳥會學人說話」。
學問。如:「學術」、「博學」、「求學」、「品學兼優」、「才疏學淺」。
學科。如:「哲學」、「文學」、「科學」、「醫學」、「經濟學」。
學說派別。如:「漢學」、「紅學」、「宋明理學」。
求學的場所。如:「學校」、「小學」、「中學」、「大學」、「學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酬答、回應。如:「報答」、「報酬」、「善有善報」、「知恩圖報」、「以德報怨」、「投桃報李」。
用有敵意的行動對付別人。如:「報復」、「報仇」。
告知。如:「報告」、「報信」、「報案」、「報佳音」。
信息。如:「情報」、「警報」、「捷報」、「快報」。
電報。如:「發報機」。
新聞紙或刊物。如:「日報」、「晚報」、「公報」、「報社」、「報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或其他動物的全身。如:「身體」、「人體」、「體質」、「體力」。
身體的某部分。如:「肢體」、「四體不勤」、「五體投地」。
親身的。如:「體驗」、「體會」、「體察」。
事物的本質形態或主要部分。如:「固體」、「液體」、「主體」、「物體」。
設身處地,為人著想。如:「體諒」、「體貼」、「體恤」。
一定的制度、體裁或格式。如:「文體」、「政體」、「體例」、「體制」。
文字書寫的形式。如:「字體」、「草體」、「顏體」。
數學上指立體的形狀。如:「正方體」、「長方體」、「圓柱體」。
體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以鍛鍊體能、增進健康為主的教育。如:「體育與德、智、群、美育並稱為五育。」
2.各種體育活動。如賽跑、體操、球類運動等。如:「學校舉辦體育競賽。」
學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學術團體定期出版的報紙、刊物。如:「這一期的學報內容很紮實。」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