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63.999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一人統四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人統四體」語見揚雄〔法言.問道卷第四〕,其義是一個人能統攝軀幹四肢,但要先從道開始。文字以問答方式說明。有人問「道」,揚雄回答:「道者通他,無不通他。」是說道沒有不能通達之處。然後就著問者的問題,逐次回答說,道所通達的有兩個途徑之別:通到堯舜文王的是正道;不合乎堯舜文王的是「它道」(邪道),君子都行正道。其次道猶如道路河川,舟車通行,日夜川流不息;道路當然有迂迴之處,卻可以通到諸夏(中國),河川也有彎曲之處,卻可以通達大海,行事雖然有曲折,卻可以通乎聖人之道。道德仁義稱,猶如一個人的全身,以道為指引,以德為成就,以仁成人,以義為行宜,以禮為主體,是天性生成的。把五者合於一身,則「成為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自然數的第一位。大寫作「壹」,阿拉伯數字作「1」。
單個、不是多數的。如:「一個」、「一張紙」。
相同、一致。如:「一模一樣」、「大小不一」。
專注、純正。如:「一心一意」、「用情專一」。
全、整。如:「一身臭汗」、「一生一世」。
每。如:「一班四十人」、「一頁六百字」。
才、剛剛。如:「一聽就懂」、「天一亮,他便起床。」
放在兩重疊的動詞之間,表示短暫或略微嘗試的意思。如:「動一動」、「問一問」、「聞一聞」。
另外的。如:「蟬,一名知了。」
一旦。表示假設的語氣。如:「一失足成千古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具有高度智慧和靈性,使用語言進行溝通,能製造並使用工具的高等動物。如:「人是萬物之靈。」
別人,指自己以外的人。如:「推己及人」、「助人為快樂之本。」
每個人。如:「人盡皆知」、「人手一冊」、「人人為我,我為人人。」
指某種類型或身分的。如:「藝人」、「軍人」、「主持人」。
指品格、性情。如:「文如其人」、「他這個人滿不錯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或其他動物的全身。如:「身體」、「人體」、「體質」、「體力」。
身體的某部分。如:「肢體」、「四體不勤」、「五體投地」。
親身的。如:「體驗」、「體會」、「體察」。
事物的本質形態或主要部分。如:「固體」、「液體」、「主體」、「物體」。
設身處地,為人著想。如:「體諒」、「體貼」、「體恤」。
一定的制度、體裁或格式。如:「文體」、「政體」、「體例」、「體制」。
文字書寫的形式。如:「字體」、「草體」、「顏體」。
數學上指立體的形狀。如:「正方體」、「長方體」、「圓柱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世代相傳的體系。如:「傳統」、「系統」、「道統」、「血統」。
總括。如:「統計」、「統算」、「統括」。
集結合一。如:「統一」、「統合」。
率領、統領。如:「統率」、「統治」。
器物圓而中空的部分。通「筒」。如:「短統襪」、「長統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自然數的第四位。大寫作「肆」,阿拉伯數字作「4」。
數目是四的。如:「四壁」、「四個人」、「四本書」。
次序是第四的。如:「四品官」、「四更天」。
一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古稱天子為一人。《書經.太甲》:「一人元良,萬邦以貞。」
2.一個人。《詩經.鄭風.野有蔓草》:「有美一人,清揚婉兮。」《論語.微子》:「無大故則不棄也,無求備於一人。」
四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手足四肢。晉.陶淵明〈庚戌歲九月中於西田穫早稻〉詩:「四體誠乃疲,庶無異患干。」宋.蘇軾〈教戰守策〉:「步趨動作,使其四體狃於寒暑之變。」
2.比喻兄弟或國君的輔佐大臣。《儀禮.喪服》:「父子首足也,夫妻牉合也,昆弟四體也。」《左傳.襄公三十年》:「且司馬令尹之偏,而王之四體也。」
3.古文、篆、隸、草四種書體。參見「四體書」條。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