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3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一統     
瀏覽人次:308 收藏人次:0
1.全國由一個政府統治而不分裂。如:「大一統是《春秋》大義,就是強調一統的重要性。」
2.一齊。《老殘遊記》第一九回:「再賭一場,一統算帳。」
3.一座。元.李壽卿《伍員吹簫》第二折:「我久以後索與他蓋一所設象的祠,建一統紀節的碑。」元.劉時中〈端正好.眾生靈遭磨障套.尾聲〉曲:「立一統碑碣字數行,將德政因由都載上。」
4.古代歷法以一千五百三十九歲為一統。漢.王充《論衡.譋時》:「積日為月,積月為時,積時為歲,千五百三十九歲為一統。」
一統天下     
瀏覽人次:360 收藏人次:0
統一全國。《三國演義》第一回:「漢朝自高祖斬白蛇而起義,一統天下。」
春秋大一統     
瀏覽人次:227 收藏人次:0
春秋一書重視天下一統,強調諸侯統屬於天子。《漢書.卷五六.董仲舒傳》:「春秋大一統者,天地之常經,古今之通誼也。」
一統     
瀏覽人次:160 收藏人次:0
書名。記載全國輿地之書,元明清三代皆有。今通行者為乾隆二十九年(西元1764)和坤等奉敕所撰。嘉慶時又經重修,三百四十二卷。
大清一統     
瀏覽人次:132 收藏人次:0
書名。清代官修的全國性地方總志,五百六十卷,清道光年間,最後一次重修完成。其編纂體例,先分省編排,各省再分列圖、表,繼之以總敘,次以府、直隸廳、州分卷。然後分疆域、分野、建置沿革、屬縣、城池、戶口、田賦、山川、古跡、關隘、人物、土產等目敘述。
海內一統     
瀏覽人次:97 收藏人次:0
天下統一。《三國演義》第二回:「今海內一統,惟黃巾造反;若容其降,無以勸善。」
    
瀏覽人次:41650 收藏人次:8514374
自然數的第一位。大寫作「壹」,阿拉伯數字作「1」。
單個、不是多數的。如:「一個」、「一張紙」。
相同、一致。如:「一模一樣」、「大小不一」。
專注、純正。如:「一心一意」、「用情專一」。
全、整。如:「一身臭汗」、「一生一世」。
每。如:「一班四十人」、「一頁六百字」。
才、剛剛。如:「一聽就懂」、「天一亮,他便起床。」
放在兩重疊的動詞之間,表示短暫或略微嘗試的意思。如:「動一動」、「問一問」、「聞一聞」。
另外的。如:「蟬,一名知了。」
一旦。表示假設的語氣。如:「一失足成千古恨」。
    
瀏覽人次:7737 收藏人次:3073803
世代相傳的體系。如:「傳統」、「系統」、「道統」、「血統」。
總括。如:「統計」、「統算」、「統括」。
集結合一。如:「統一」、「統合」。
率領、統領。如:「統率」、「統治」。
器物圓而中空的部分。通「筒」。如:「短統襪」、「長統靴」。
白駒過隙     
瀏覽人次:70638 收藏人次:4975579
回中,蜀漢名將姜維曾說:「人生如白駒過隙,似此遷延歲月,何日恢復中原乎?」姜維跟隨諸葛亮北伐四次,以一統中原為志業,此話中便表達出他的急切,似乎唯恐時間過得太快,志業未竟而身先死。後來在《金瓶梅詞話》第二回中亦有:「白駒過隙,日月攛梭,纔見梅開臘底,又早天氣回陽。」同樣是用「白駒過隙」來說時光流逝、時令變遷之疾速。
穿鑿附會     
瀏覽人次:31468 收藏人次:2604968
1、「穿鑿」:《漢書.卷七二.王貢兩龔鮑傳.王吉》春秋所以大一統者,六合同風,九州共貫也。今俗吏所以牧民者,非有禮義科指可世世通行者也,獨設刑法以守之。其欲治者,不知所繇1>,以意穿鑿,各取一切,權譎2>自在,故一變之後不可復修也。是以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戶異政,人殊服,詐偽萌生,刑罰亡極,質樸日銷,恩愛寖薄。孔子曰「安上治民,莫善於禮」,非空言也。 〔注解〕
(1) 繇:音|ㄡˊ,通「由」。
(2) 權譎:權謀、詭詐。 2、「附會」:《史記.卷一○一.袁盎鼂錯列傳》太史公曰:袁盎1>雖不好學,亦善傅會2>,仁心為質,引義忼慨。遭孝文初立,資適逢世。時以變易,及吳楚一說,說雖行哉,然復...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