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98.062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一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六藝之一。《文選.劉歆.移書讓太常博士》:「苟因陋就寡,分文析字,煩言碎辭,學者罷老且不能究其一藝。」
2.一種技藝。如:「一藝之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自然數的第一位。大寫作「壹」,阿拉伯數字作「1」。
單個、不是多數的。如:「一個」、「一張紙」。
相同、一致。如:「一模一樣」、「大小不一」。
專注、純正。如:「一心一意」、「用情專一」。
全、整。如:「一身臭汗」、「一生一世」。
每。如:「一班四十人」、「一頁六百字」。
才、剛剛。如:「一聽就懂」、「天一亮,他便起床。」
放在兩重疊的動詞之間,表示短暫或略微嘗試的意思。如:「動一動」、「問一問」、「聞一聞」。
另外的。如:「蟬,一名知了。」
一旦。表示假設的語氣。如:「一失足成千古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才能、技術。如:「技藝」、「手藝」、「工藝」、「多才多藝」。
藝術:文學、美術、音樂、戲劇、建築等具美感的創作。如:「他從小就對藝術特別有興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有、具有。唐.韓愈〈進學解〉:「占小善者率以錄,名一藝者無不庸。」
君子不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君子體用兼備,不只一才一藝而已。《論語.為政》:「子曰:『君子不器。』」宋.朱熹.注:「器者,各適其用而不能相通。成德之士,體無不具,故用無不周,非特為一才一藝而已。」
出神入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明.黃佐《翰林記.卷一○.習書》習書雖六學之一藝,然事屬經筵,頒為帝制,亦不可以為末務。洪武時,無可考,太宗喜楷書時,典籍沈度書法豐潤,上深愛之,每有大制作,必命度謄寫,累遷至學士,惟食學士俸,仍事書辦,賜象笏,鏤金刻度姓名其上,以寵耀之。其弟粲,亦起自書辦,累官侍讀,自此沈字盛行於朝,然上習書尚未以度字為式。宣宗1>自沖齡2>習古法帖,宸翰3>妙絕,蓋始學趙孟頫4>而加以遒勁,真所謂精能之至、出神入化者。孝宗亦愛沈度書,宮中妙習焉,嘗求其後官之物色,得其孫世隆,授之中書舍人,故今朝廷制誥,猶用沈體云。 〔注解〕 (1) 宣宗:明宣宗,明第五代帝。姓朱名瞻基,仁宗之長子,在位十年崩。嘗自稱長...
抱殘守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惜閔,士君子之所嗟痛也。往者綴學之士不思廢絕之闕,苟因陋就寡,分文析字,煩言碎辭,學者罷老且不能究其一藝。信口說而背傳記,是末師而非往古,至於國家將有大事,若立辟雍封禪巡狩之儀,則幽冥而莫知其原。猶欲保殘守缺,挾1>恐見破之私意,而無從善服義之公心,或懷妒嫉,不考情實,雷同相從,隨聲是非,抑此三學,以《尚書》為備,謂左氏為不傳《春秋》,豈不哀哉! 〔注解〕 (1) 挾:懷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任用、使用。唐.韓愈〈進學解〉:「占小善者率以錄,名一藝者無不庸。」
因陋就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因陋就寡注音︰|ㄣ ㄌㄡˋ ㄐ|ㄡˋ ㄍㄨㄚˇ漢語拼音︰yīn lòu jiù guǎ釋義︰猶「因陋就簡」。見「因陋就簡」條。 01.漢.劉歆〈移書讓太常博士〉:「往者綴學之士不思廢絕之闕,苟因陋就寡,分文析字,煩言碎辭,學者罷老,且不能究其一藝。」(源) 02.唐.薛登〈論選舉疏〉:「煬帝嗣興,又變前法,置進士等科。於是後生之徒,復相仿效,因陋就寡,赴速邀時。緝綴小文,名之策學,不以指實為本,而以浮虛為貴。」 03.清.顧炎武《日知錄.卷一九.擬題》:「讀《論》惟取一篇,披《莊》不過盈尺。因陋就寡,赴速邀時。。」 參考詞語︰因陋就隘注音︰|ㄣ ㄌㄡˋ ㄐ|ㄡˋ ㄞˋ漢語拼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考核、考試。《說文解字.言部》:「課,試也。」《管子.七法》:「成器不課不用,不試不藏。」《漢書.卷八八.儒林傳.序》:「一歲皆輒課,能通一藝以上,補文學掌故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