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67.551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一隅之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泛指狹小偏遠之地。《南史.卷二一.王弘傳.論曰》:「晉自中原沸騰,介居江左,以一隅之地,抗衡上國,年移三百,蓋有憑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自然數的第一位。大寫作「壹」,阿拉伯數字作「1」。
單個、不是多數的。如:「一個」、「一張紙」。
相同、一致。如:「一模一樣」、「大小不一」。
專注、純正。如:「一心一意」、「用情專一」。
全、整。如:「一身臭汗」、「一生一世」。
每。如:「一班四十人」、「一頁六百字」。
才、剛剛。如:「一聽就懂」、「天一亮,他便起床。」
放在兩重疊的動詞之間,表示短暫或略微嘗試的意思。如:「動一動」、「問一問」、「聞一聞」。
另外的。如:「蟬,一名知了。」
一旦。表示假設的語氣。如:「一失足成千古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角。如:「舉一隅,不以三隅反。」
角落。如:「城隅」、「屋隅」、「東南隅」。
邊、遠的地方。如:「海隅」、「邊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代詞:此、這、這個。用以代替人、事、物。如:「言之成理」、「取而代之」、「總而言之」、「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助詞:相當於「的」。如:「莫逆之交」、「緩兵之計」、「前車之鑑」、「在天之涯」、「三分之一」、「三口之家」。
往、到。如:「不知所之」、「吾欲之南海」、「先生將何之」。
一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個角落。《文選.李陵.與蘇武詩三首之一》:「風波一失所,各在天一隅。」《文選.左思.三都賦序》:「聊舉其一隅,攝其體統,歸諸詁訓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泛稱地球的表面。如:「土地」、「大地」、「高地」、「荒地」、「耕地」、「地盡其利」。
場所。如:「目的地」、「所在地」、「根據地」、「發祥地」。
區域。如:「本地」、「外地」、「臺灣各地」。
地位、位置。如:「設身處地」、「不留餘地」、「易地而處」。
本性、心思、意志的領域。如:「見地」、「心地」。
本質、底子。如:「質地」。
語助詞。置於副詞之後。同「的」。如:「慢慢地吃」、「好好地寫」。
彈丸之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像彈丸一樣大小的地方。比喻狹小的地方。語出《戰國策.趙策三》。
李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生平2 作品3 藝術技巧4 相關教學資源 生平李煜(九三七—九七八)。他初名從嘉,字重光,號鍾隱,南唐中主李璟的第六子。他即位時,南唐已奉宋正朔,窮處江南一隅之地。宋朝時時對他壓迫欺侮,他的立國方針,只是用金銀財寶去犒師修貢,以謀妥協。不過他這種結歡修貢,絕不是一個禦敵圖存的根本方法。並且宋主也決不能以此為滿足,一有機會和力量,他是要渡江的。果然宋太祖開寶七年(九七四年。時南唐已去年號。)宋將曹彬伐南唐,次年冬,陷金陵。南唐的軍隊一點抵抗也沒有,就是後主自己,事前完全不知道。等到兵臨城下,內外隔絕時,他還在淨居寺...
:::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